在我们日常与人交流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当我们说出自己的个人想法之后,对方却压根没有理解我们的意思,对方的回答更是常常驴唇不对马嘴。
在今天的这篇文章中,我打算来谈谈为何人际沟通中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并尝试用传播学理论阐释人际沟通的基本模式到底是什么。
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应该要如何看待?
首先,我们要知道,这种情况的发生不是双方任何一个人的错误,而是人与人交流过程中会出现的正常现象。
其次,我们要认识到,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每个个体的心理空间都是不同而拥有巨大差异的,因此在我们沟通的过程中,必须重视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并学会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
最后,想法需要转化为具体的传播符号传播出去,被对方接收并得到反馈,这样才能形成有效的沟通模式,进而增进双方关系。
人际沟通到底是如何进行的?
在此,我主要从控制论角度对此进行阐释。
众所周知,控制论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重要理论,由维纳首先提出,而后由香农对之进行完善确立。
控制论就是对传播系统中的信息加工、反馈和控制的研究,香农用打电话的模型解释了传播系统的基本模式。
即是先有一个信息源,由传播者发出,在该信息通过电话线向接收器传送的过程中,会产生许多的静电干扰,这些干扰被称作噪音源,会让信息损耗并产生一定程度的失真,直到信息到达接收者那里,这个信息与最初发送的信息已经不同。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可以这样进行理解,就是我根据我的想法(信息源)说出一句话,在我说出的这句话到达接收者的耳朵里并让他理解我的意义之前,中间会有很多“噪音”存在,这些噪音包括环境因素,也包括对方意识中的干扰因素,因此影响对方的理解与反馈,进而给两个人的交流造成一些障碍。
我们还可以从符号学的角度进行理解,即是我们的意义通过语词等符号传达出去,到达对方并形成意义的过程中,因为有了符号这个中介,最后导致了意义的失真。
对符号学家而言,语词是主观的象征符号,本身没有内在意义,也就是说,这些符号只是意义的载体,而意义只存在于我们的大脑中。
我们理解语词,既需要依靠上下文的语境,也要有文化环境的交叠。
也就是说,我们必须考虑双方的文化背景,然后还需要对前后所接收的信息进行分析,然后才能相对有效率地进行沟通。
注意:考虑文化背景的过程,也是用来确定双方使用的符号是否属于同一个符号系统的过程,即双方使用的语言及其他象征符号在各自的文化中的使用习惯是否相同。
人际传播是一种很复杂的社会现象,要想有效交流,那就必须减少传播过程中不确定信息的出现。
我们可以使用重述来排除不确定信息的干扰,加强对重要信息的传播。
当然,太多可预测信息的出现,也会减少内容的信息量,因此需要避免。
愿大家都能学会更有效地与身边的人交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