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主要讲了曾国藩的身体,与身体相比,他顽强的意志,让人钦佩。
在疾病与国家前途上,他以国为家,鞠躬尽瘁。
曾国藩的普通,不仅仅是智商不足,情商不够,身体素质还差。
曾国藩的疾病如果换到现代的人身上,大概也很难正常生活。
他在三十岁、三十三岁和三十六岁时,得了三次大病,其中前两次都很严重,差点死掉。
他叹息自己:才三十六岁,正是壮年,但是已经形同蒲柳,快被西风吹断了。难免有壮志未酬的伤感。
除此之外还有缠绕他一生的皮肤病。皮肤病也从侧面反映了他自身免疫力低下,这也侧面反映了他身体究竟有多差。
皮肤病对他来说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折磨呢?其实在他的家书中,他不愿提及病痛,而他的日记则记录了更多。
看看书里的描写:

这还仅是他身体的问题,在精神因素有关的疾病:比如失眠。
咸丰七年,曾国藩丁忧家居,因为伸手要官被皇帝解除兵权。他遭遇人生最大的挫折,抑郁难解,心情极差,开始持续失眠。
自那以后,失眠也伴其一生。
如果一天能睡5个小时,对他来说已经是“饱睡”,我们现代人,5个小时算睡眠不足。
由于劳累过度,他患上了眼疾。36岁戴花镜,46岁花镜没有作用。然而他的工作需要大量的处理文件,当时照明条件那么差,可想而知,作为一个脑力工作者,视力是多么重要,可他早早就失掉了左眼视力,而右眼看东西也是模糊的。
他感叹自己40多岁的人身体像70多岁的人。他是多么羡慕那些身体好的人啊。

除此之外,他还有家族遗传病-脑血管病。其祖父,父亲,母亲均是脑血管疾病去世。
晚年的曾国藩,已有多次中风的先兆。话不能说,下肢麻痹。
用现在医学来说就是脑血栓,及时入院一定能得到治疗,但当时的医疗条件,也只能顺应天命。
消耗曾国藩生命能量最巨的当然是太平天国战争。用他自己的话说:“鄙人心已用烂,胆已惊碎,实不堪再更大患”。
平定捻军更让他的身体大大恶化,肾脏出现问题,小便不正常,全身疼痛。
【引文】他经常叹息自己“禀赋不厚”,“受质本薄”,“志亢而力不副”,“志欲强而气血不能副”。也就是说,上天给他的身体底子太薄,他志向虽然远大,却没有足够的体力相配合。
在疾病面前,他也极力养生,而且总结出八字诀:惩忿、窒欲、少食、多动。意思是少动怒;克制欲望;少食;多运动。
这八个字如果再浓缩为四个字,就叫作“君逸臣劳”。
什么叫君逸臣劳呢?君逸:“省思虑,除烦恼;臣劳:“行步常勤,筋骨常动”。君指思想、心力,臣指身体。君逸臣劳是少思多动。
他一生尝试做过的养生:一是早起,二是眠食有定时,三是学射有定时,四是每饭后行三千步,五是临睡洗足、六是静坐。
概括起来:早起;吃饭,睡觉要定时;坚持锻炼,饭后行走;睡前洗脚;静坐减压。前面几项他亲试有效,且坚持多年,最后一个静坐,他认为不适合他,其实反应出他性格特点。
【引文】普通人如果身患曾国藩这样的多种疾病,不要说难于建功立业,能够维持正常生活都已经很不容易。然而曾国藩却带着这些疾病,完成了“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之业。
因此,曾国藩的一生,是典型的“船小载重”,或者说“小马拉大车”的一生。别人的一生,发挥了天赋潜力的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而曾国藩的一生,把上天赋予的潜力发挥到了百分之一百二十。
曾国藩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呢?
靠的是两个字:一个是“强”,一个是“勤”。
所谓“强”,就是“以志帅气”,“勉强”自己。他认为:一个人要想在这个世上立定脚跟,能依靠的只有“自强”二字。
也正是依靠这样的"自强”,或许也正是他体会到自强给他带来的力量,所以他在遇到任何困难时,总是能打起精神,挺过去。
所谓“勤”,曾国藩认为,身体衰弱不是懒散的理由。相反,操劳工作正是战胜衰疲、振作精神的最好办法。
曾国藩认为,勤奋工作,不负上天赋予的这一天,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之一。
曾国藩并不惧死,丝毫没有因为疾病打乱自己日程。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都在想着工作。真的可谓是鞠躬尽瘁的一生。

他的幕僚赵烈文叹息说:吾师今年六十有二,岁寿未期耋。生平禀赋之强,尽以用之国家民生。
何璟则说:曾国藩于群言淆乱之时,有三军不夺之志,枕戈卧薪,坚忍卓绝,卒能以寡御众,出死入生。迨事机大定之后,语僚友曰:“昔人有言:‘忧能伤人。’吾此数月,心胆俱碎矣!幸赖国家鸿福,得以不死。”然则今日之一病不起,盖其精力为已瘁矣。
人们不约而同的认为曾国藩是累死的。
【引文】上天赋予曾国藩的智力和体力,本来只够他完成一生事业的十分之一。他却通过“勉强”,把自己的精力和体力逼到了极限,越过了极限,每天承担着超过普通人十倍的工作量,发挥出超过上天赋予的十倍能力。逼迫着他的,是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心。即使从这个意义上,我们也应该承认曾国藩是一个英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