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亦染心田
你有没有曾经因为一句歌词、一句台词或是一句寓意深远的句子而爱上作品本身?
坦白说,我有!还很多!!
比如最近的新宠《无声告白》,就是如此。虽然它是由一个名不见经传(当然了,这本书是处女作)的作者写的,但它却和封面上的那句话一样吸引人。
封面上写道:“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用两个字总结,那就是——到位!尽管作者伍绮诗写的故事发生在美国,却距离我们一点儿也不遥远。我甚至在想,这样的故事也许在我们的身边正时时上演着。
01
莉迪亚死了。作为家中老二,独享父母宠爱的莉迪亚选择了“自杀”。这在她的父母看来,简直是荒唐极了!他们如此乖巧、如此优秀的女儿,怎么可能一个人跑到船上去?一定是被罪犯绑架又或者是别的什么原因。
他们拒绝相信那个拥有很多朋友、立志成为优秀医生的女儿是个孤独、不合群、没有学医兴趣和天赋的人。尽管这才是事实。
他们不知道:莉迪亚一直都活在恐惧中,她害怕有一天母亲会再次消失,害怕父亲会因此崩溃,害怕全家再次瓦解。因此,她将母亲的所有心愿都变成她的承诺。她努力地迎合大人的期待,甚至不惜伪装自己。
她会为了让爸爸开心,一连好多天都坐在楼梯拐角处假装给“朋友们”打电话;
也会明知道自己不是学医的料,却还是拼命地学。对妈妈的每一个“你想不想”,都毫不犹豫地回答“是的”;
还会拼命地压抑着情绪,对送出《如何赢得朋友和影响他人》《科学界的女先驱者》《基础生理学》当生日礼物的父母表示感谢。哪怕她一点儿也不想赢得朋友、影响他人和成为科学先驱。
哥哥内斯被哈佛大学录取、即将离开家的消息更是压垮莉迪亚的最后一根稻草。但她没有想过死,她想的只是克服恐惧,重新开始。
所以,所谓的自杀,不过是一场意外,一场逼得所有人不得不面对现实的意外。
莉迪亚努力做到让所有人都满意,却唯独缺了她自己。
02
你是否会觉得这样的故事似曾相识?也许是你,也许是你身边的某个人,他就像书中的莉迪亚,一直在努力地成为别人想要她成为的样子。就连笑,都不由自己。
明明心里很悲伤,却要装作一副没心没肺的样子;明明心里头有一万头草泥马,却要一脸笑容地说声“没关系”。可再多的“明明”和“却要”,也没有让我们把生活过得更好。
在《幻乐之城》第二期时,大张伟就带来了他的《世界上最幸福的病》,惊艳之余,引人深思:
在短片中,大张伟扮演一位普通的公司职员,他患上了一种世界上最幸福的病——只会笑。无论老板、同事如何苛责他,他始终都是咧着嘴笑。他把笑当作天赐的福气,可在别人眼里,只会笑的他就是一个小丑,一个笑话。
就连在他看来一直都很懂他的包包也在短片的结尾说道:“有时候,我真的觉得你很傻。笑就是幸福吗?是你理解错了快乐。”
然而,在大张伟看来,“是她理解错了人生。”
王菲也在最后的点评中一语中的的说道:“他想表达的主题就是——人生就是苦,但是他要苦中作乐。”
03
可是,如果苦中作乐可以逗笑自己也罢,这样的境界也称得上豁达、乐观。最难过是,逗笑了全世界,却唯独除了自己。
罗宾·威廉姆斯、憨豆先生、卓别林、金凯瑞……这些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喜剧明星不正是如此吗?他们无一例外的败给了“微笑抑郁症”。微笑的面具下,是绝望。
这种绝望即使我们无法做到感同身受,但至少,我们都曾像五月天的歌词里唱到的那样,用微笑来伪装快乐,掩埋悲伤。
我们都会顾忌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不敢也不愿表露自己最真实的情绪。不是像短片里的大张伟那样苦中作乐,就是干脆活成了莉迪亚,努力地成为“别人”。
可《你不是真正的快乐》结尾处还唱了呀:“你值得真正的快乐,你应该脱下你穿的保护色。为什么失去了,还要被惩罚呢?能不能就让悲伤全部结束在此刻,重新开始活着!”
因此,在我看来,人生实苦,苦中作乐,可以;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更好!祝我们都能活得像自己,真正的那种!
亦染心田,非典型狮子座女生,爱折腾,爱思考。和我一起悦纳不完美的自己,打磨,蜕变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