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有神向无神转变,《盗火》阅读体会
敬天神,知礼仪。从古至今,人们对于外界不可知,习惯以神与之。
但随着外界探索深入,最早不明白的事,被认为是神才能掌握的事,逐渐被人类一步步的掌握。比如,人类孕育问题,比其他动物更难发现的,但还是被人类发现了,甚至出现编辑基因。
如果说这个是从源头控制,人类更是学会逐渐调节,比如怎样让人变得更容易集中精力。
这些事情,就被喻之为“盗火”。
文中展示,个人能力,可以通过药物进行调解,可以通过设备进行反馈,让人在最快时间转变为高度集中的精神状态,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回顾这个过程:
其一,宏观上,它是由社会科学向生物科学,再向化学、物理学转变的一个过程。在社会科学层面,我们想的是冥想,生物科学方面我们想到是神经传递,化学层面想的是化学物质反应,物理层面就是电学反应。
其二,微观上,所有追求的舒适,其实就是大脑追求的一种化学刺激。比如看小说,这种被动式体验,不是锻炼思维的方式,而是大脑懒得想象,企图通过其他能够引起想象语句,产生联想,从而释放出令人愉悦的化学物质的一个过程。
其三,更多体现人类局限的误判。
比如一对男女,是手拉手一起在月下漫步最容易爱上对方呢?还是一起去逛鬼屋更容易爱上对方?可能大部分说是月下漫步,但真实的应该是逛鬼屋。因为逛鬼屋时产生让人激动的化学物质更多,更刺激。大脑在对其归因的时候,区分不了是因为恐惧还是因为爱恋,只会记得最强烈的感觉。
再有,为什么喝酒,特别是喝过醉酒的最容易成为朋友?一方面是因为彻底放开心扉,坦诚以待,这是我们最需要的感情;另一方面,这是因为醉酒状态,是一种迷糊状态,这种状态下更容易达到好朋友的要求。
甚而至于,大公司有意运用这种误判,比如谷歌公司,参加火人节,就是以生存挑战沟通感情,凝聚公司战斗力。或者,在最艰难的挑战之前做出的选择肯定及其重要;在面对急难险重的任务时,更能集中精力,记下这种感觉。
人类更加不神秘,却能展示更强的力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