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强者眼中,学习不只是学习,而是以本身所学为基础,自行再创造出新东西的一种过程;学习的目的,不在于培养另一个教师,也不是人的复制,而是在创造一个新的人。
世界之所以进步,原因即在此。
学习知识是为磨炼智慧而存在的。假如只是收集很多知识而不消化,就等于徒然堆积许多书本而不用,同样是一种浪费。
强者也蔑视一般的学习,他们认为一般的学习只是一味模仿,而不是任何形式的创新。实际上,学习应该是怀疑、思考和提高知识能力的过程。
一个人的知识越多,懂得越多,就越会产生怀疑,就越觉得自己无知。 而怀疑正是学习的钥匙,能开启智慧的大门。求知的欲望正是不懈学习、探求的动力,而怀疑更能让自己不断进步。
好的问题常会引出好的答案,好的问题和好的答案同样重要。问题提得出人意料, 答案也常常是深刻的。没有好奇心的人,不会产生怀疑,思考就是由怀疑和答案共同组成的。所以,智者其实就是知道如何怀疑的人。
人没有理由对什么事都确信无疑。怀疑一旦开始,疑点便愈来愈多,循着怀疑的线索去追寻答案,就可以解答很多迷惑。
但过分的思考易使行动迟缓。的确,犹豫是非常危险的,人们必须在最适当的时候下决断,否则便会错失良机。只有适时而大胆地行动,才能掌握胜利;临阵踌躇不决,将丧失
战机。
人不能为了学习而学习。学习让自己知识丰富,更让自已变得灵活、机智、善于洞见。在这个世界上,相同的事情绝对不会重复出现。因此,当面临一种新的状况时,谁也不能把以前所学的东西,原原本本地套用过去。学习到的东西只能加强人的感知能力。
而学习正是为了锤炼感知能力,使感知能力更加敏锐。
敏锐的感知能力可以抓住瞬间的机会,预见未来的趋势,洞悉细节的微妙变化, 把握宏观而抽象、无形的东西。学习的目的便是培养这种洞若观火的洞察力。
在古罗马和古希腊有两个著名的演说家,一个叫西塞罗,一个叫狄莫西尼斯。每当西塞罗的演讲结束时,听众都一起鼓掌并大叫: “说得真好,我又学到了新的知识!"每当狄莫西尼斯的演讲结束时,听众都转身就走:“说得真好,让我们开始行动吧!”
著名学者吉米·罗恩说过: “世界上有两种人,他们都在同一本书上读到吃苹果有益于健康的知识,其中一个说:“我学到了知识。”另一个二话不说,直接走到水果摊前买了几斤苹果。”吉米·罗思认为买苹果的人是真正的聪明人,因为他能够学以致用。而那个“学到了知识”却不懂运用的充其量只是一个书呆子。你见过哪一个有钱人是书呆人子吗?
知识只有在运用时才能产生力量。一个人不能为了学习而学习。培根在提出 “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以后,又做了补充,他说: “学问并不是各种知识本身,如何应用这些学问乃是学问以外的、学问以上的一种智慧。”这也就是说,有了知识, 并不等于有了与之相应的能力,运用与知识之间还有一个转化过程,即学以致用的过程。
如果你有很多的知识却不知如何应用,那么你拥有的知识就只是死的知识。鲁迅说: “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 “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 即使自己觉得有趣,而那趣味其实是已在逐渐硬化,逐渐死去了。”死的知识不但对人无益,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还可能出现害处,就像古时候纸上谈兵的赵括无法避免失败一样。因此,我们在学习知识时,不但要让自己成为知识的仓库,还要让自己成为知识的熔炉,把所学知识在熔炉中消化、吸收。
学习就像你在磨刀石上磨斧子,为的不是从石头上获得什么,而是使斧子变得更锋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