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人,对待身边的亲人,非常严苛.他积极努力,不断学习进步.每次不遗余力,非常真诚的分享他的得失和收获,并不断激励身边的亲人,并且以高标准去要求他们:比如合理的使用时间,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但是身边的亲人并不领情,因为他们感觉这些不是自己想要的.
我就是那个人,在对待亲人的成长上,可谓苦口婆心,但收效甚微.我渐渐的感觉到,人生当中有些很重要的品质,比如积极进取,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拥有的品质.你想让一个混日子的人做到突然积极进取,那几乎不可能.人家还会反过来埋怨你,给他们施加了太多压力.反正人家就是觉得玩游戏很快乐呀,为什么要那么努力?安于平凡,感觉快乐就行.
确实,这个世界很大,什么样的人都有,什么样的想法也有.你不能说人家安于现状,安于平凡就是错的,对吧?既然如此,索性把急于让亲人不断成长这件事,暂时放一放,尊重对方人生观和价值观.
那我们对于这种亲人就是完全袖手旁观吗?
肯定不是,当我们集中精力做好了自己的事,收获了很多.这时候,亲人也看在了眼里,如果对方也想达到,再循序善诱,辅之以方法,助力亲人成长,达成目标.若并没没有引起对方注意,一方面是,我们可能做的还不足够优秀.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因为,人家就是安于现状而已.也罢,这种概率往往是最大的.
那我们还有一个存在最大的意义:保证亲人生活的下限.一个人想变得更好,达到更高的人生高度,必须是靠他自己,内心的渴望,想达成某事.而我们最多也就是推力而已.当有一天,亲人想通了,再寻求你的建议之时,再真诚的提出你的想法,想必收效更好些.
由此,联想到平时与人交往过程中,最重要的还是保持一颗平常心,一个微笑,一句赞扬,一个肯定,也许比你描绘的远大蓝图来的更真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