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阵阵凉风从半开的玻璃窗吹进来,也让这个早来的夏天见到了些许温柔。
最近这两年,似乎一年只有两个季节,夏季和冬季,而春和秋却只在季节的缝隙里一闪而过,春装和秋装几乎还没有着上身,而季节的脚步却已悄悄走远。
窗台上的多肉、兰草、仙人球还有紫罗兰,早已因为主人的疏忽,而呈现出萎靡凋零的颜色。
有时候,这养花就如待人一样,你想交的朋友,他的身上即便再不完美,你也能包容。若是不想交的朋友,即便他完美无瑕,你也能从这无暇之中窥出斑点来。
我不知道,这花的主人究竟出于什么心思,非要养了它们。紫罗兰和那盆多肉是从二中北边的花圃买回来的,那盆仙人球是搬家的时候从以前办公室搬回来的,而那盆兰草,则是有一次领导在西部牛仕火锅请吃饭的时候跟那里的服务员要的。
这几盆花就像没有妈妈的孩子,干瘪失色又没有充足的养分和水的滋养,十天半个月想起来才浇上一次。所以导致如今那盆兰草还是刚要回来的样子,独独的一枝,叶子绿白色,典型的缺水缺营养。而那盆紫罗兰也是几经凋落,好在它的生命力比较顽强,只要有水就能活。最耐旱的就数那盆仙人球了,在原来办公室放了不知有多久了,搬过来之后又是临窗放置,因为它耐旱,不怕光照,所以在这边的日子也就无所谓好坏了,只要不扔掉,保准就能活着。
只是不明白这花的主人,不是没有时间打理,而是不想把心思放在它们身上而已。想来这当初据为己有的心思也不过是想用它们来给自己锦上添花追追热闹用的。到头来发现,养花草还要费去一些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从此便不在用心了。
养花如待人,如果你没有丝毫真诚可以交付,只是想浮于表面做做样子,假装很好,那就大可不必,无论是人还是植物,我觉得他它们都是有感知的。
在这个浮躁喧嚣的时代,真诚本就稀有,如果只是一味的为了迎合自己浮躁虚荣的内心,而去追逐一些华而不实的东西,到最后反添了负累,又辜负了所有。
几个月的时间里,仍然没能让自己的内心安定踏实下来。回头检视最近笔下丢出的这些文字,篇篇透着敷衍与凑合,不要说别人不忍来看,就连自己一想起来,都不敢回头打开看。
原因是,眼前的日子仍旧没有准确的定位,而自己的目标与方向还是一如既往的模糊不清。常常是鼓起全部勇气,在心中已构思好这一天的完整方向,却在繁杂琐碎事处理完毕之后,心里眼里的那份洁净思想又早已经荡然无存了。
儒家说:"心静极则智慧生。"佛家言:“静能生慧,慧能生智。”道家亦说:“静能生定,定能智慧生 。”
所以说,人只有在安静的环境中才能仔细观察、审时度势,才能提升认知高度并深入的思考,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良方。
而文字,当然也是静中产物,任何一个写文章的人,唯有安静的环境,能够静下来的心情,才是好文章的基础。
唐代白居易的《船夜援琴》诗,都是这样的,“鸟栖鱼不动,月照夜江深。身外都无事,舟中只有琴。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心静即声淡,其间无古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