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休假,闲翻《庄子》,偶至“达生"篇,见一段文,若有所感,其文曰:
夫畏途者,十杀一人,则父子兄弟相戒也,必盛卒徒而后敢出焉,不亦知乎!人之所取畏者,衽席之上,饮食之间,而不知为戒者,过也。
其义简而言之:即便有一个人被杀于路,家人也会相相互告诫,结伴而行,这是聪明的。但对于同样会伤害健康形于害命的食色之事,众人大都恣意妄为,这是很大的过错。
我同意庄子的话,因为我就是这样的,畏于速害而忘于远忧,及至走投无时再去补救,往往如此。
前几日,看《干羽千寻》,千寻父母贪于饮食而变成猪,千寻对非己之物,即不去妄取,也不起妄心,当美食财宝放其前而后走,即使是法力无边的巫婆奈何不得,真应了佛的教诲“无有挂碍,无有恐怖”。
上次读苏长亭《一息不回,便是来生》,有句话未能尽解。
“为使心时刻保持可丰盈状态,须损才行,损之又损,乃至于无”。
当时我只理解“须损才行”,但为何要损之于无呢?是理所当然,还是事所必为呢?
我以此为问,长亭答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乃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这是老子的思想,我终不能澈解。
但我大略懂她之意:心中永远不能盈满,需空出方可宁静,静而近道,而满则止,止则坏,如水则腐,如念则执,执而又执,几于魔,何来清静安乐。
佛言,万念如瀑流,能止则为佛。我是众生中的众生,从不奢望断念而悟,只盼万念胸中过,去来不存心,如此幸矣。红尘种种镜花水月之事,历之、受之、悟之、忘之,如此而已,我于生活,内心欢喜多于往昔,实话不虚。
而如庄子所言之意,贪食不己,饱而不止,纵欲无厌,尽于天下的念头,实危于险途。虽不闻其念杀人,但人多因之而早夭。
长生,不必外求灵药,实在一念之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