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认识吗,没人相信。因为就在我对面不足两米处的地方,是她工作常驻处。她的工作任务繁重,琐事太多。每天会见到她早早来到,卸下斜挎包,打上一杯水喝几口便放下。之后,便是她快跑快做,闪躲腾挪地周旋于各桌之间。从来没见她有过任何言语上地抱怨,埋头苦干,一丝不苟有条不紊完成所有任务。时间长了,见得久了,对眼前这个小女子也心生赞赏,她的工作劲头对得住其薪水,强过某些整天保温杯里泡枸杞的大肚汉子。
许是久了,许是熟了,渐渐地听到其嗓门变大。有什么不合理的摆放,她也敢出声指出要求改善;有什么不合理的安排,她也敢据理力争,为自己赢得方便。常说“日久见人心路遥知马力”,这才是她的本性吧。虽不曾有过一言半语交谈,但任何一天,皆是抬头不见低头见,即使刻意矮下身子躲在屏幕前,其“狮吼功”仍清晰可闻。说来也怪,几年时间里,竟然没有与其说过只言片语。于随和大方的自己而言,这确实称得上是罕见。
初识,听她说话吐字的音,一下子在心里有了结论:这一定是个河南姑娘!联合办公区有大半外省人,少部分本地客家人。这是公司各部独一无二的现象,此外各区与部皆有八九层本地人。原因无它,中高层都是外聘人士,基层人员皆为本地。起初,很是不理解,许多企业都提倡本地化,为何此处却反其道而行?
直到亲身经历几次停产后,才切实领会到本地化的无奈。初戴口罩那年,为切实贯彻落实防控政策,清明时节雨纷纷的日子,一纸通知下发:照常上班!扫墓在此处又称为拜山,拜祖公。往往清明尚一两周时,陆陆续续有人请假去拜山,这种慎终追远,祭拜祖先的传统文化,当然应大力提倡。不放假的通知一出,立时炸开了锅:每个本地人结伴诉说,请假不允后,集体写请假条,不管你允不允准。结果是清明那日,所有本地人无一例外没来,其中亦包括对面的女孩,几千人不听话,简直令人大开眼界!
如此团结一致的动作,又发扬光大到了中秋与国庆。那年双节同一日,生产繁忙的公司吝啬的只给一天假,加班又没补贴。结果是本地人给自己多放二天假,管你生产忙不忙得来。正所谓法不责众,大大小小的管理员哭笑不得,只当没发生,一个字都不曾提出过。这场闻名周遭的“罢工”事件,隐约中亦是不见她来。外地人在此,短期假不方便去哪,一般会服从上班。本地人的热闹,很少有人去凑!
在与同事聊天中,有意无意问到,关于她的一些信息。果不其然,是河南嫁到此处的女孩子,九零后竟然是两个娃的妈了。再一打听,调来联合办公区有几年,笼共在此工作近十年!惊掉下巴的同时,也佩服其多年如一日的工作态度:扎实肯干又吃苦耐劳!从不卖弄资历,也从不摆出一副老员工的架势,这是对其基本印象。我们的任务没有交际,几乎是你看我忙,我瞧你做,井水不犯河水。
搬至过道边后,靠墙就是几台饮水机。天热换水频率大,要不了多久就得换桶。真是无巧不成书,每次临到她来打水时,桶恰好是接一会就空了,或者是就是空的。她蹭了蹭空落落的桶,又瞧了瞧五十斤一桶的水,犹豫着还是不敢下手提。偏偏喜欢沉默的她,在此时更加发挥其特点,不发一言扭着脖子四处看,那眼里分明满了求援二字。站定几十秒后,仍不见人来帮忙。头脑一热不经任何思考,跨过挡板单手提过一桶水,沿封口塑胶纸一撕,口上标签一扯,闷哼一声倒举桶水插进饮水机。
她仍是不发一言,但眼里闪动的光,似乎在说着千万句感谢的话。别人不愿意说话,那么就没必要说了,我一向如此。之后的几次,也是见势而起,帮忙换水。举手之劳的事,何足挂齿呢,不说话就不说话吧。许是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全中,之后的许多次被叫去做“搬运工”。女同志都以“你挨得近,你人好,恰好我是个女的”为由,前前后后跑着去负责换桶装水。有人无感,有人当没看见不动,也有人鸣不平抢着来。朋友则见状笑得弯了腰,偷指着一帮大肚汉,说应该给他们减肥的机会,更应该让这帮骚男在美女面前有表现的机会。
细细思量,感觉被卖了。敢情调至过道边是用来当搬运工的么?又一想,也不对啊没人给你下任务,一切都出于自愿。后续,当然还有后续,继续搬呗。只是,恰好那女孩来打水而桶空着时,我立马起立帮忙的默契,被她给破坏了——她叫了本部门男士帮忙。她回敬我一个甜甜的微笑,颔首点头,仍是一字不发。
日子在继续,生活在重复着。对面的那个女孩,是我最熟悉的陌生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