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在学生学习了表内乘法及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安排的内容,它是后续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听、看、对比,尝试总结不同版本的编排特点如下,从而为自己以后的教学提供不同的思路。
一、课程标准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要求。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能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认识小括号,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两步)”,“能结合具体情景,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简单的估算,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等。可见,课程标准在知识技能,问题解决等方面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特别强调估算、解决问题教学得重要性,旨在让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感受估算的意义和价值,发展数感,提高问题的解决能力。
二、北师大版教科书“两位数乘两位数”内容的编排。
北师大版没有专门编排该部分内容,但从单元结构设置、内容知识点编排、例题三个方面来看,都是成螺旋式上升趋势。
1.单元结构设置。
“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乘法》中的教学内容,本单元是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数,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设置的教学内容,也是以后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等内容的基础。《玩游戏,学数学》的课程安排也是从表内乘法到多位数乘一位数再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过度。
2.内容知识点的编排。
北师大版在“两位数乘两位数”中是这样安排的:找规律(两位数乘整十、几十等口算)队列表演(不进位笔算乘法)电影(进位笔算乘法)。侧重于基本算理算法的讲解。
3.例题的编排。
北师大版在《两位数乘两位数》这一单元口算和笔算上编排特点如下。
口算上无情景无插图,点拨以问题串、对话框形式进行,启发方法以思考相关问题为主,解题思路2种,无合作提示语。笔算分为不进位和进位,无插图但有生活情景,点拨以绘图、问题串、对话框为主,启发方法和思路相对多些,合作提示语相应也丰富些。
北师大版教科书注重问题串的使用,让学生在问题中逐步探索新知识、应用新知识,从而掌握新知识。北师大版更注重算法的多样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关于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上的理解。
1.整合知识结构。
(1)知识点的选择直接影响教师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深入对本教科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理解。根据知识的逻辑结构和学生的认知结构,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选择与整合知识点,完善教学设计。
(2)关注知识形成过程。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不仅需要结合实际情景引导学生探索计算方法,还应引导学生在实际情景中比较各种方法进而归纳出计算法则,获得探索数学问题的基本活动经验,让课堂体现“数学味儿”。
2.注重直观模型的运用。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比较具体化,它是以算理为理论根据,逐步概括抽象出来的,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使用直观模型。如:点子图。
3.注意例题的启发性。
以问题形式展开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启发性的问题能够让学生思维活跃,产生新想法、新观念,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活动。
4.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交流和解决问题。学生经历同一问题不同思维碰撞。不仅可以不断完善和发展认知结构而且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