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一种“如无必要,勿增实体”的“简单有效原理”的指称。也就是一种主张所有无用的累赘都应当被无情“剃除”的理念,“切勿浪费较多东西去做用较少的东西同样可以做好的事情。”其实,我觉得是一种思想方法上的断舍离。这种理念用于我们的生活中,就是处理生活事件时,把握事情的本质,删繁就简,减少不必要的耗损。
物质世界的断舍离,因为有着客观的、可观察、可触摸的实体而更容易理解和见证无用的物品被舍弃后空间的通透和涵容能力,因此更容易被操作执行。可除了这种外在、可以被舍弃的多余物品的舍弃外,其实一个人更应该不断整理并舍弃不合时宜的认知、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等内在的涵容物。这些内在内容物的存在,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选择。
所以,当我们一步步厘清自己外在空间的多余物品,真正回归一个只保留自己内心真正感应为需要保留的物品时,也要不断去反思自己的认知、观念以及想法、思维方式,是否这里面也留存了一些过时的,不再会被利用的内容,并及时剃除,已保留认知和思维的澄澈、通透、轻松,并进而通过基于这些思维、观念、认知所构建的认知平台,简洁地应对自我精神领域内的的需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