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专注力一词,大家都不陌生,尤其是有娃的家长们,每个家长都希望通过各种方式培养自己孩子专注力,这几年带娃成长的过程中,也见到不少机构的宣传中都提到了培养孩子专注力的广告语,足以证明家长们对于培养孩子专注力的重视程度。那么专注力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作为家长,我们如何做才能让孩子更专注呢?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专注力,专注力是指一个人专心于某一事物、或活动时的心理状态。
但是生活中,我们的孩子却经常是这样的状态:
1、上课不能专心听讲,易受环境干扰而分心。
2、做事有始无终,常半途而废或虎头蛇尾。
3、对家长的指令心不在焉,似听非听。
4、做作业拖拉,不断地以喝水、吃东西、小便等理由中断,做作业时间明显延长。
遇到这些情况,想必很多家长就开始担心了,断言孩子做事没有专注力,没有耐性,随即开始焦虑。但我们真的了解孩子吗?我们的孩子,专注力是真的不好吗?
我们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认识和焦虑,大多数情况是因为我们不了解孩子,对孩子的期望值太高。而我们作为父母,往往并没有真正地帮助孩子培养专注,反而是在不自觉中促使注意力更加涣散。因此,我想说,孩子的专注力,与其纠结说去如何培养,不如想办法如何去保护。
如何判断孩子注意力是否集中?首先明确两个标准,这是有意注意还是无意注意?
无意注意:没有固定的目的,也不需要进行监管的注意;
有意注意:预设了目标,需要主观意志力去监督。
父母们可能不知道,孩子越小,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越短。
以无意注意为主,
2岁:约7分钟
3岁:9分钟
4岁:12分钟
5-6岁:15分钟
6岁以上:逐渐由15分钟过渡到30分钟或更长
因此,在生活中,我们需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来把握分析,不能以偏概全。
那么,有什么方法能够帮助我们培养孩子专注力吗?其实刚才我说了,相较于培养,我更注重对孩子专注力的保护,下面跟大家分享几种方法。
第一,不随意打断
孩子在专注地做某一件事的时候,譬如画画,看书,玩水,玩积木等,任何人都不要去打断他。但现在的家庭中,一般都是“6+1式”,家里迎来了一个新成员,每一个人都想将自己的爱表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孩子正在玩玩具,奶奶突然说:“宝宝,渴不渴,奶奶给你倒点水吧?”孩子正在翻看绘本,妈妈在一旁看宝宝实在可爱,突然说:“宝贝,妈妈爱你,么么哒!”等等这些看似是爱的表达其实都是对孩子专注力的无形破坏。听说过这样一种现象,说的是家里面的老大的专注力往往比较差,而老二的专注力往往比较好,什么原因呢?如果你家里有两个宝贝,可以自行对比,然后反思其原因。
第二,每次给宝宝玩具不超过2个。
去朋友家经常见到妈妈把几大箱子玩具都放在客厅里面,想当然地认为宝宝想玩什么就玩什么。其实这种做法是非常错误的。宝宝玩具多他自己也不知道玩什么,很容易导致宝宝注意力分散。建议每次给宝宝玩具最多不超过2个,如果孩子对于2个玩具都很喜欢,则可以教导宝宝玩完一个玩具再玩下一个。
第三,吃饭时不看电视。
很多家长有不良的习惯,吃饭的时候喜欢看电视,餐桌上还放有很多玩具,这样的话宝宝注意力是很容易分散的。吃饭的时候就是吃饭,把所有的东西都收起来,甚至要把电视给关掉,让宝宝一次只做一件事,专注地吃饭。
第四,提供合适环境
如果想让孩子做一件事时很专注,那么就请给他提供一个合适的环境吧。比如说,你想让他写作业又快又高效,那么就应该把他的写字桌整理的干净整洁,如果上面摆放了玩具,装饰品,那么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就被转移了。同时也应该保证环境安静,没有噪音,如果孩子在写作业,爸爸在玩游戏,想必孩子也不会专注的写作业的。
最后我想说,没有问题孩子,只有问题父母,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也是父母的一面镜子。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有时候,我们改变了,孩子自然就好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