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先警告。
今天介绍的电影少儿不宜。
不宜到连电影自己都要自黑一下:
这电影的尺度真得不一般,看这张剧照你就能感受到:
一具干尸横置于镜头前端,尸体的缝隙里露出活人半身,眼神凝重。
少儿不宜,说的不是粗俗低级的大尺度或者贩卖情色暴力的擦边球。
而是反人类反社会的警示——
《64号病历》
Journal 64
北欧电影,产自丹麦。
电影也叫《悬案密码4》。
是丹麦刑侦题材电影《悬案密码》的第四部续集,改编自丹麦畅销作家阿德勒·奥尔森的犯罪小说。
它保持北欧电影一贯的凛冽与沉稳,所以虽然题材有爆款相,但是在国内的人气并不高。
四部电影,主角不变。
慢慢展开原著背后的细思极恐。
男主卡尔是一个有社交恐惧,沉默寡言、作风硬朗的警探。
可电影开场不到三分钟,整个小组全军覆没。
除了自己,队员们死的死,残的残。
幸免于难的男主被安排到一个警局地下室的办公单位——Q部门。
这个部门负责处理过去二十年积攒的无头悬案。
说白了就是档案科。
而他的新搭档,是一个外表憨厚长着大胡子的中东人,阿萨德。
糟糕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还有一个看起来糟糕的同伴。
在外人看来,这是政府机构的最下层,一个养老部门,养着一群没前途的公务员。
但对卡尔来说,却是实现逆袭重回巅峰的宝库。
那些尘封的旧档案蕴藏着无数不见天日的秘密。
心里憋着的一股劲的卡尔终于释放,开始不停地查案再查案。
像愤怒的公牛,拿枪就干。
当然,电影最重要的内容还是查案。
四部电影,四个案件。
尺度一个比一个大。
第一部,失踪案。
一个独自照顾脑瘫弟弟的女人,在一年前突然失踪。
所有人都以为她不堪重负自杀了。
实际上她一直被囚禁,像条狗一样靠着装食物和粪便的铁桶维生。
犯人是谁?又为什么这么做呢?
我们不剧透。
第二部,校园杀人案。
一个老警察的子女。
二十年前一个被捅死,另一个被奸杀。
凶手只判了三年,老警察含冤自杀。
第三部,神父绑架案。
神父,代表着上帝;孩子,象征着希望。
当着两类人同时出现时,竟是一桩惨案的开始。
最后一部,也是最诡异的一部。
凶案现场的一个镜头就能让人起一身鸡皮。
老宅装修,工人无意间凿开一堵墙,巨大的恶臭从墙后传来。
凑近看,这一幕足以让人做十天噩梦——
围成一桌的木乃伊,全部被取出了内脏和生殖器官。
浸在福尔马林里被摆在餐桌上,是这场宴会的“主菜”。
系列里的四个悬案:
2013年《笼中的女人》,2014年《野鸡杀手》,2016年《信仰的阴谋》再到2018年《64号病历》。
不得不说,分开看每一部,都不算出彩。
线索基本靠叙述,破案基本靠嘴说;
平铺直叙,也缺少惊人的反转。
这就导致了该系列的豆瓣分数一直在7分上下晃荡。
《悬案密码》系列,绝对不是我们可以常规理解的悬疑电影。
它更像是日本作家松本清张推崇的“社会派推理”:
用推理小说的方法,探究犯罪的社会根源,揭露社会的矛盾和阴暗,反映人们潜在的矛盾和苦恼。
简单来说——
推理只是表象,揭露现实才是最终目的。
用平实的叙述,去揭开社会的一道道伤疤。
回看四个案件,除了尺度大,还有两个共同点。
第一,社会性。
罪案发生的地点是校园、教堂以及政府修建的疗养院……
对应的,是教育、宗教和制度等社会问题。
第二,都是几年甚至几十年前的旧案。
潜台词就是——
这些所谓的“奇案”,其实都是被人们忽略的社会顽疾。
纵观全球,丹麦的发达程度也是榜上有名的。
可这个系列用四个案件构建了一幅与大众认知相悖的“丹麦众生相”。
就拿第四部中的干尸案举例。
风干的尸体、被切割的器官、血淋淋的晚宴……
令人发指的凶手,竟然是一个正处于青春期的女孩。
而这个案件,和我们的现实竟然高度重合。
1961年,一个女孩因为早恋被父母送进了一家女子疗养院。
与其说是疗养院,不如是一座孤岛、一座“女性的监狱”。
注意他的措辞——
“道德不端”“不正派”“恢复尊严”……
有没有一种熟悉的感觉?
不止如此。
在这里女孩们被教育要懂得检点。
稍有差错,就会被水枪冲打、关禁闭……
想起来了吗?
这不正是所谓的“女德班”,“国学社”,“网瘾治疗中心”……
60年代的丹麦历史,穿越到了21世纪的今天。
但电影不止于此。
将问题通通抛给社会,太偷懒。
这本“病历”上记述的,不仅有社会的通病。
更是人性的顽疾。
这正是《悬案密码》的可贵。
我们缺的不是仅仅“好看”的电影。
我们缺的,正是揭开危险的“少儿不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