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精品嗜读情深实用知识
知识付费时代,我用血汗钱的经验告诉你:如何避免白白“交学费”!

知识付费时代,我用血汗钱的经验告诉你:如何避免白白“交学费”!

作者: 吴乔 | 来源:发表于2016-11-19 16:34 被阅读460次

    (一)

    还真是忽如一夜之间,网上不管是付费课程、文章、专栏还是FM,都开始流行收费了。基本上,收费价格在9.9-199这个区间:要么是让人觉得付出的数目小心里也不痛不痒,要么就是略微有点心疼,但内容持续时间长,要是把成本摊薄在每天,也基本上就那么几毛1块,倒也还过得去。

    可是,如果每个都买,每天几个1块钱加在一起,那可就不少钱了。

    我从大概从去年年底开始接触网上付费产品,来来回回也花了小两千了,抽空写个攻略心得,不敢说绝对权威客观,但至少,给看官们来个参考吧!

    先放对“知识付费”个人的观点:

    支持。知识从来都不是免费的,有价值的东西,永远都不是免费的。

    就算说过“有教无类”的圣人孔子,收学生的时候也需要学生交肉干,不能活活饿死。制造实物,人会付出时间和精力,生产知识同样,只不过更难量化。早些年,杀毒软件都是付费的,后来自从XX卫士、XX管家出来之后,费用是不收了,但也凭空多了很多广告。广告让人消耗的精力和付费的金钱一比,还真是很难权衡哪个代价更大。再想想现在的电视剧:以前能插播广告的时候,剧就是剧,纯粹讲故事;不像现在动不动就被什么果汁什么酒、什么坚果零食刷屏了,让观众屡屡跳戏。但没办法,不然投资商搁啥赚钱?

    把知识深入浅出,经过搬运、筛选、加工,而后成为大众、普通知识分子可以碎片化接受的东西,制作的人付出了劳动;而付费,则是对其实实在在的犒赏。

    如果同样的东西,付费,和不付费相比,人本能会觉得“付费”的质量会更好。浅显的道理:有付出,有有珍惜。我自己做兼职也有这样的经历:若是写得稿子是要面向受众收费的,那么文案也好,内容也好,肯定是三进三出,反复打磨抛光修改才能上得了台面;而写出来的内容不收费的话,要求也随意简单,如果时间太赶、太累,甚至告诉我说可以降低质量节省时间。

    (二)

    以下是我这两年付费过的主要内容:

    1、《好好说话》,来源:喜马拉雅FM,价格198元;

    开头有免费试听,很多免费试听是马东说的,估计放个大鱼摆在开头,更容易招揽顾客,让人信服。

    我就信服了。我会买这套完全是因为《奇葩说》,这里面传授如何“好好说话”的那些人也都是《奇葩说》里走的原班人马。

    我喜欢黄执中和邱晨,倒是马薇薇让我比较失望。当然,我最最喜欢听得还是马东,只是他的出镜率太少,偶尔一期出现就让人觉得非常惊喜,而且内容之精彩,瞬间让其他的辩论咖们变成小鱼小虾了。

    忘了从什么时候起开始听的。整套课程持续1年,这样的话每天的一期是0.5元。一开始会比较贪新奇,最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听疲了,我觉得内容有点淡。每天6、7分钟,早上听听,提神醒脑,不管实际有没有涨姿势,至少心理上有安慰了。

    2、《孙宇晨:财富自由革命之路》,来源:喜马拉雅FM,价格199元;

    这个是我昨天刚刚付费的。

    我之所以会最后下定决心买这套FM,完全还是因为的马东推荐序。谁教我那么爱《奇葩说》呢!然后,我想极力吐槽一下喜马拉雅的收费模式:必须要充值才能付费,而且充值都是固定的金额,6元、18元、50元、118元、218元、618元(记不太清了……),真是恶心到我了!《好好说话》是198,我用118+50+6*5,刚好充到这个价钱,那199元呢?我算了半天,也只能尽量降低到203元最接近,喜马拉雅学谁不好学苹果商店?苹果商店在国外都能自动关联银行卡灵活扣费,非到中国这边就成了固定充值,非法揽存也不是这么揽的好吗!?

    吐槽太多了,再说下内容。这套课是这个叫孙宇晨的口述自己的心得经历。实话说,之前我从没听过他是何许人也,马东的推荐序里说他是个90后创业者,很牛逼,23岁就实现了财富自由。

    目前,这套课程才出了25集,前5集是免费听的,感觉还可以,他有的时候会叨叨20多分钟,有的时候就6分钟,声音很年轻,听众能感觉到他的活力,也充满着北京人侃个不停的调调。价值观我倒是认可,只是受限于FM的渠道——只听不看不用动,所以也讲不了太干货的东西,估计太干听众也没法吸收吧!我目前只听到第15集,前面基本上讲三观、讲信仰,诸如“什么财富自由”及“为什么要财富自由”云云,后面会接着听,内容略微有些惊喜吧,没感觉199元白花,但也没有物超所值。整套也是持续一整年。

    3、刘轩的社交心理学,来源:十点读书会-十点课堂,价格69元(还是65?记不得了……)

    书店里的畅销书区,总有心理学书籍的一席之地。如果你看过心理学书籍,或者说听过一些“心理专家”的电视讲课,应该多少都有些概念。这套课程每个月出一期,每期20多分钟,有讲课也有情景演绎,里面的演员虽然面孔生但演技让我挺惊喜。

    刘轩有个很牛的老爸,自己又是哈佛心理学毕业的。这样看,69元不算多,所以我就买了。里面会对你听过和没听过的心理学概念做一个系统梳理,并结合刘轩的个人心得,制作比较精良,性价比还算高。十点课堂也有免费的直播课程,这个质量就很随意了,毕竟,直播本来就很随意,更何况还是免费的呢?

    4、长投网站的理财课程,来源:长投学堂,价格:几十到几百元不等

    去年股市亏钱了,因为和家里的一系列原因,我开始萌生自己学习投资理财的想法。于是,就在豆瓣上搜啊搜,找到了水湄无语这个人,后来,发现她老公做理财网站,我就跑去网站了。

    我基本是按:入门课—股票初级课—股票进阶课—其他投资课,这个顺序学的。这个网站算是比较早的开始运营“付费课程”这一概念的了。投资理财的各种类型体系比较完善。内容也是音频形式展现,不同的是同时配有ppt,课后还有作业,作业还得打分,所以,学习的人肯定是有一定压力的,和听听就过的FM不一样。但是,正因为有输出,所以学得会比纯听FM要扎实。我也参加过线下课程,总共是2天一个周末,收费小一千这样,内容还是挺耳目一新的。如果对理财有兴趣,可以从免费课开始听起。

    5、新世相图书馆,价格129元

    女人每个月啊,总有那么几天。当我发现开始控制不住自己的购物欲,只想狂拽酷炫地消费一把的时候,我就知道日子不远了。这个消费就是在那时候完成的。买完我就后悔了,倒不是因为质量,因为什么呢?

    这个是我在一直追文的公众号上看到的软广,具体规则是这样的:交129元的押金给新世相,然后每个月他们会给你寄4本书,你每看完一本寄回去,他们会寄给你另外一本,如果你都看完寄回,129元会原封不动地退给你,就相当于押金。你的看书成本就是自己出的运费。书是经过很多读者认可的,却也并不算大众,至少我没看过。

    我开始觉得这很新奇,也很文艺,于是一激动,就付费了。目前看完两本,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我把书看完已经需要快1个星期了,但是一来一回的寄书时间少说也得3、4天,这要是算在1个月里,我能看完吗?刚寄走第二本,哎……

    6、每天听见吴晓波,吴晓波公众号FM,价格199元

    这个同上,属于冲动消费。

    首先声明,我挺喜欢吴晓波的,看过他的《历代经济变革得失》和《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两本书。为什么会购买订阅呢?是因为每天看他的公众号文,太累了。倒不是说他写得怎么不好,是因为我每天要盯着电脑看太多字、写太多字,实在想省省“眼力”,以为音频和文字是一样的东西呢!谁知道,不一样,而且内容也没多大感觉。他的很多思想,可以从免费的视频网站上获取,不管怎么说,我觉得“每天听见吴晓波”不值199元。

    7、得到APP上的书,来源:罗辑思维公众号推荐,20元/本

    因为很多人推荐罗振宇的罗辑思维,我也去关注了。这个公众号,每天有推文,也常常有书籍推荐,基本上都是在得到APP上。按耐不住好奇心,还有自认为乐于求知的个人优越感,我也买过几本。内容如何呢?嗯,只能说过得去吧,因为原本都是专业、学术类很厚的书,所以听完我也没记住啥……20元一本,其实可以考虑自己看书了。

    8、“新媒体运营怎么做”(65元)&“银行螺丝钉投资课”(19.9元),来源:知乎live

    这两个是最近付费的,还没有开始听课,所以还不予置评。我以前也没有试过知乎live,正好可以看看。

    9、李笑来:通往财富自由之路,来源:得到APP,199元(种草,还没买)

    《把时间当朋友》这本书太火,“财富自由”这个概念最近也太火。后来,我接触了得到APP,才发现,李笑来也搞起了“财富自由”,而且貌似人家身家也上亿了。我当然也想财富自由,所以才接触这么多理财课。

    目前还在犹豫,因为我发现自己在“理财”的课题上已经订阅太多了,有点学不过来;况且,这么多课程,也着实有重复的内容,再加上这个是专栏文章,懒得看,以后再说吧!

    10、何川,新媒体运营线下课程,来源:罗辑思维公众号,698元(种过草,不打算买了)

    因为我最近换了新工作,定岗为“新媒体运营”,所以很想短时间内把这一领域的东西都掌握了。不过,虽然是熟悉的渠道推荐,但是讲课的人我一点都不了解,而且价格又这么贵,再观望观望吧!

    (三)

    个人认为知识付费火的原因:

    1、支付的便捷

    微信、余额宝,这些支付手段太容易了,很多时候,我还没想清楚怎么回事,手指一点一按钱就付出去了。而且,虚拟产品,一旦付费,概不退换。

    2、自媒体的时代

    受益于互联网和移动端的发展,一个人想写文、想发FM、想表达看法基本没有门槛,酒还是原来的香味,但是巷子消失了。自然,有人看到,就有人认可,就有人愿意买单了。

    3、新兴知识分子&中产阶级的崛起

    像我这样的人,读了大学念了书,算是知识分子了吧?在一线城市工作收入尚可,算是白领了吧?有点小钱又有自认为有更高的精神追求,怕错过高质量的好东西,这种人群定位,对于“知识付费”而言,是再好不过的市场了。

    (四)

    如何筛选:

    说到重点了,不过重点不长,在此,罗列个一二三四,方面快速浏览,仅供参考。

    1、一定要试听。

    通常付费的东西都有免费试听,不论怎么讲,这都相当于实体产品的包装(或者试用装),让人多少了解一下内容。我可做过不试听就购买的事,虽然说,真正的内容,也不一定让我后悔消费,但是前面有免费的,却没有在付费之前先试试,总觉得亏了点。

    2、一定要了解。

    这个不用多解释了吧?花钱总得花个明白:在不了解一件东西的情况下购买,就如同不了解一家公司的时候买入他们家的股票。到头来是赚是赔,只能听天由命了。

    3、了解的也要试听。

    就算知道作者是谁,能试听的还是要多试听几遍。你怎么知道,他们在别的节目里做得好,在这个里面也好呢?谁知道会不会是因为成名了,所以开始掺水骗钱呢?当然,这话说的难听了点,不针对我付费过的任何一家。

    4、有一个价格预期。

    线下买东西的时候,你都会对一件摸得着的物品有一个心理预期:你认为它值多少钱。线上的东西也是一样,如果超过了你愿意承受的价位,那就别买,或者,多听几遍试听、免费的前篇。要知道,“试听”就如同电影的“coming

    soon”预告片,一定把最好的、最能吸引你的东西摆出来,不然谁来买?如果你犹豫着要不要买,而且听了几遍试听都听不出感觉,那么就别买了。

    5、看推荐的人是谁

    这就相当于担保评级了。有时候好几次我愿意买单都是冲着推荐的人,或者推荐的平台去的,倒也不算太失望。

    最后,知识付费可以让你更快速更有效地获取知识;但是,进步成长永远是主动学习的过程,不是听过了,这些就是你的了,所以,输出是一定要的。花钱是好事儿,但是花钱不代表解决问题,你该做的事情,还是少不了的。

    有人喜欢囤书,买了却不看,跟买了FM、课程、专栏,却不去看不是一样吗?心理安慰对人的作用有限,既然付了钱,就索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好好把握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时序丶盒子:原来新世相是这么来玩的,这明显就是一锤子的事。现在很多知识付费一年后的存续都会有问题。
      • 梨叔吧:看来订阅的挺多啊,就弄过新世相那个,感觉邮费就得四五十,而且寄来的不一定就是自己喜欢的书,所以定了一个月就没有了

      本文标题:知识付费时代,我用血汗钱的经验告诉你:如何避免白白“交学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tkep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