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驻简书已有10个月,喜欢它简洁的slogan——交流故事,沟通想法。同时也喜欢它极简的操作界面,排版起来不费时,带有半自动排版的感觉——图片上传,自动居中,自动设定好字体、字号。说来惭愧,用了10个月才觉得要系统地来分析下简书这款产品。虽然平日工作中,如果新接触一个平台,定会将整个平台翻个遍,尽可能的了解清楚平台规则、操作方式、设定好工作目标后,才会正式运营。看来对自己的事情还是比较草率,或者说,没有让思维流动起来。
依惯例,先上一张脑图。让你对简书这款产品有初步的了解。
简书产品功能介绍我想,对于用过简书的写手们来说,这款产品除了页面简洁、操作方便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内容原创度高、真实用户活跃度高。虽然在同类的自媒体平台中,简书的用户量并不是最多的,据我分析的数据得知如下:
- 今日头条,对外宣称有3.1亿的用户量。
- 小知,对外宣称有8千万的用户量。
- UC早知道,对外宣称1亿的用户量。
“现在简书的用户量,不包括网站,只算 app 的用户累计激活量,已经超过百万,日活也超过几十万。我们的 app 留存率相当不错,iOS 超过 50%,Android 超过 60%。”——2015年10月31日 爱范儿科技媒体采访简叔
从用户数量上面来看,简书明显会逊色于其它自媒体。但产品定位不同,营利模式不同,因此所吸引的用户也不同。用户数量贵在精而不在泛。
有些扯远了。还是回到正题上来,如何运营简书账号?
熟悉简书功能
和买了一台全自动咖啡机或者一台Mac一样,建议先看说明书。体验简书的所有功能,就相当于是在阅读简书的产品说明书。下面,我把重要的一些产品功能介绍一下。
-
专题:你可以创建专题,也可以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专题。
-
简友圈:简友圈类似微信的朋友圈,通过简友圈,你可以了解到你所关注的人或者专题的最新动态。
-
写文章:对于写手来说,写文章是最重要的一项功能,可以根据自己账号的定位,通过建立文集的方式对文章进行归类。
-
提醒:与简友圈的区别在于,提醒主要是提醒账号的一些最新动态,比如新增的关注数、评论数、喜欢数、投稿状态等。前者属于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功能,后者属于提示功能。
-
简信:相当于是私信,站内信的一种。
-
设置:通过设置功能主要可以用来设置,编辑器模式、个人资料、社交账号、打赏设置等。后文会说明如何通过设置来提升个人品牌。
PS:
-
社交账号:如果有社交账号的话,可以直接绑定,免去注册的流程。
-
打赏设置:可设置打赏功能开启或者关闭。
运营简书账号
说完功能使用后,来说说如何从无到有运营简书账号。
- 确定账号定位:如果是个人账号,围绕着定位取个容易记住的名字。个人归纳了这几种类型的账号名称——可以是小清新的,比如元茜姑娘。可以是逗逼的,比如装十三的姑娘。可以是真实存在的,比如彭小六。
- 设置个人名片:以前我只觉得内容用心写好就好了。后来发现并非如此,个人名片的设置更有助于用户对写作者的了解。用心设置过的名片,与草草填好的名片,给人的初印象是不同的。设置名片主要从这几方面入手——头像的设置、个人简介说明、个人主页、微信二维码、以及打赏设置。可参考下面的脑图来设置。
在我意识到个人名片的重要性后,对个人简介前后分别改了6次,打赏文案分别修改了5次。下面几个图为修改的过程图。
1.个人简介修改记录。保留最后3次
个人简介修改过程
修改前的一些借鉴案例:
个人简介参考案例2.个人打赏设置记录:默认版的打赏文案是让用户由自己的心意来打赏,相当于在用户打赏之前还要思考,打多少呢。并不是特别好。(打赏也是一种互动,可以尝试不同的文案带来的转化效果哦。)
打赏文案修改打赏文案借鉴案例:
打赏案例参考- 提笔写篇文章
做完前面2步后,提笔写篇文章咯。截止到目前,我码了46篇文章,但阅读量都不高,且每次投稿到首页90%以上的稿件是被拒的。因此,好好思量了一番。并分析了30天热门文章类型,从标题,到内容主体,再到排版。于是得出了下面这张图。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也少走一些弯路。总而言之,这是一个不仅看颜值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对美学要求极高的年代,文章排版整洁与否,配图清晰与否,都会影响到用户的阅读体验。
提笔写篇文章
网友评论
说说我的看法吧,我觉得姑娘你有些太用力了。
你的文章标题很大,但内容又很小,相当于日常操作手册,看了难免产生失落感;
你有些过于拘泥形式上的东西了,简书已经做了刻意的精简和优化,淡化了软件和工程色彩,过多地关注功能,可能不会对你的运营有太大帮助;
再就是简书的内在逻辑,做互联网、运营,往往带有“数字为王”的印象,不能说这是错的,但对于简书而言,我认为是内容为王,高质量的内容才能吸引追求高质量阅读体验的用户,才能使用户留存、沉淀,进而提升社区的整体水准。
还有我很好奇,你运营的目标是什么呢?是作为写手获得知名度、是作为自媒体挖掘素材、还是作为商户进行推广?目前看的不是很明显
纯属交流,欢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