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螽斯(国风·周南)
文/一路简行
原文:
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
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
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蛰蛰兮。
翻译:
蝈蝈扇翅膀,群聚密麻麻。你的子孙多又多,家族好兴旺。
蝈蝈扇翅膀,群聚嗡嗡响。你的子孙多又多,世代绵延长。
蝈蝈扇翅膀,群聚密麻麻。你的子孙多又多,和睦万世昌。
螽斯,经常被叫做蝈蝈。其实螽斯是一类昆虫的总称,蝈蝈只是其中一种。这类昆虫的繁殖能力特别强。以蝈蝈为例,一只雌蝈蝈,一生可以产卵三四百粒。所以,在追求多子多孙的古代,螽斯就被做为多子多孙的象征运用在人们的生活中。
如果看电视看得仔细,大家会记得电视剧《甄嬛传》中,太后因皇后屡屡伤害皇帝子嗣,而罚皇后站在螽斯门下反醒的情节。
螽斯门就设在紫禁城的后宫里。可见皇家对“宜尔子孙”的重视。设螽斯门也见《诗经》对后世的影响。
但在一些民宅大院里,我们经常看到的却是葡萄,瓜蔓之类的雕刻和绘画。虽然葡萄和瓜蔓之类也象征着多子多孙,可与螽斯门比起来,就太民间化、太直接了,远不如螽斯含蓄深沉。
这首《螽斯》还有一个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就是全诗中六个叠词的运用。“诜诜”、“薨薨”、“揖揖”非常形象地描绘出了成百上千的螽斯聚集在一起的情景。“振振”、“绳绳”、“蛰蛰”却是在表达家族昌盛,子孙绵延不绝的意思里,又有一点细小的不同。“振振”侧重家族兴旺,“绳绳”侧重家族世代绵长,“蛰蛰”侧重家族和睦团结。这么一点细小的侧重,仅用三个叠词就形象地表达了出来,又与前面的三个叠词完美地形成音律上的叠韵之美。古人用词造句的功夫真是出神入化。
《螽斯》虽然是一首简单的祈求多子多孙的民歌,其文学艺术价值却不逊于任何一首名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