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
振兴威信教育之路(二)

振兴威信教育之路(二)

作者: 淹之后 | 来源:发表于2019-01-21 13:30 被阅读802次

    振兴云南威信县教育之路(二)

    一一办"大教育"

    范贤聪

    大教育是当今世界经济协同发展,"地球村"概念的一个必然产物。大教育概念有三个层次:第一、为全人类服务的教育,或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教育,即具有全面性;第二、大教育是一个至少区域性的教育,面对当今竞争激烈的世代,它并不是拘泥于区域内的竞争,而是区域之间或板块之间的竞争;第三、从大数据的角度看,大教育是一个大数据概念,当然涵盖了至少两个以上学校的数据,这是一个探究性的课提。

    一、威信教育存在四大弱项

    (一)缺失"正气"的教育

    在威信县存在一个说法:"谁动了我的`黄粮'我就给谁过不去!"在我们现行体制下,校长就是一个符号,一无权二无钱,教师的奶酪谁也无权撼动!因此,不上课的人工资不会少,少上课的人工资不会少,超课的人多不了多少钱,多干工作可能是一种缺点,这就是我们现实中"大锅饭"造成的必然结果。现实中的职称成了一个成就"懒人"的手段,上了高职就等于进了"保险箱",工资可以多拿,课可以少上!虽然这是一个全国很多区域的现实,一个缺失正气的教育,但对曾经如此辉煌的威信教育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二)缺失激励机制的教育

    记得上世纪的一九八五年,我在去云南教育学院读本科的火车上度过了第一个教师一节。时隔十年之后的一九九五年,也就是我三十三岁做完中校长的第一年,全校教师大聚餐,每个教师领到一个三百元的大红包,有近二十个教师成为全县的百优教育工作者。无论从物质到精神,教师们都得到了较大的"满足",当然有使不完的劲了!记得那个时候我们每年给教师几千元的福利,高三、初三教师可以得到几千元的奖金,而且我们的评价标准是以昭通最牛的学校一一昭一中与云天化为参考系的。因此,九十年代威信教育的辉煌,那是离不开强大激励机制的。看今朝,无论一中、二中还是那个学校,激励机制已经荡然无存了,老师们的干劲该如何激发呢?

    (三)缺失信心的教育

    到本世纪的二0一0年之前,威信教育是充满信心的,我们县委、政府,学校教师是昂首挺胸的,因为我们有"四大发明":一九八一年的清华、北大;一九九六年的双清华;二000到二00五的三清华;二00三的全国物理奥赛云南第一,第一名、第二名、第四名,都是威信的,五个代表云南参加全国决赛的有三个是威信一中的。教育质量全市评比,小学第一、初中第一、威信一中在全市县区排名第一!自八十年代在全云南省就有一个说法,威信教育与林业生态,是全省的两面旗帜。面对旗帜,我们威信人是多么的骄傲,多么的自豪,多么的信心十足。

    面对残酷的现实,当我们还在扬扬自得的时候,教育已经进入了市场化的时代,兄弟学校以他们优秀的校园、更好的师资、严格的管理、更好的产品,在弯道上超越了我们,而且把我们甩了很远很远。虽然我们知道与别人有差异了,虽然我们知道优秀学生已经开始大量外流了,但我们还是自信这只是暂时的。二O一三我们又现北大,二0一四又出清华,满以为能重振雄风了,那知道不过是"回光反照、昙花一现"。致命的二0一八,当外出求学大军浩浩荡荡出门的时候,当我们的一中还不如临县一所乡级高中的时候,当广大教师都觉得我们的政府该重视与研究教育的时候。我们才发现,原来威信教育像一只病倒的大象,已经很难重振曾经的"汉唐雄风"了。

    (四)缺失民心的教育

    去年回家乡庙沟的时候,全社的人都在议论威信教育为什么会走到今天?我正好经过他们的人群,一个长者指着我的鼻子说:"你在一中,怎么一中就变得如此之差了!"我是无言以对,"秀才遇到兵,哑巴吃黄连"。要知道这些人是威信最基层的老辈姓,绝大多数是"文盲"。从他们的内心深处,怎么也不相信威信教育了,用他们的话讲,"那怕是砸锅卖铁,那怕是全家人打工供一个学生,也要将子女送到好的学校去,不能再在威信耽误前程了!"

    面对缺失民心的教育,面对如此"病入膏荒"的教育,面对教育观念如此落后的管理,面对教学理念如此"草根"的课堂。我们的政府应该如何改革开放呢?我们的校长应该如何构建现代教育管理方案呢?我们的教师应该用什么样的教学来迎接新教育的到来呢?这应该是我们威信人共同探究的一个大课题。

    二、用"大教育观"振兴威信教育

    (一)让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融为一体

    现在的纯公办教育,受国家政策及体制的局限,存在"大锅饭"严重,"铁饭碗"无解,无法充满"活力"的现实。现在的纯民办教育,存在教师队伍不稳定,社会印象不好(认为是纯赚钱机构),生源不够稳定等不利因素,无法发挥它的"最大功能"。其实早在本世纪初的时候,国家就出台了一系政策,其中之一就是"公民共办"教育,这是一个伟大的创举!

    首先,它解决了公办教育的"大锅饭、铁饭碗"等系列问题,充分挖掘了教育的生产力,使能者有舞台展示,使"多劳多得"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得以实现。其次,解决了民办教育师资不稳定的问题,解决了民办教育的生源问题。国家可以"一国两制",同一个学校也可"一校两制"。管理必须用民办模式或公司化管理,学生该义务的就得义务教育,该民办的就得"高收费",尽管都是在同一个班级体里。

    现在全国都在走这种"公民合办"的模式,威信政府为什么不大胆一点呢?再说,民办教育也不是"洪水猛兽",与其花很多钱养一群"闲人",还不如"送"钱给资本家、让本县学生得到更优质的教育。再说钱不就是一个符号,一根杠杆,能撬动威信教育走向美好的未来,那我们当然就赚大了。

    (二)用"大教育观"办高中教育

    就现实版的一中、二中而言,无论师资、硬件、学校级别,完全处于同一水平。可招生的现实是优生几乎都往一中走,差生都留在了二中。这是谁造成的呢?是政府的政策造成的。结果是一中办不好,它的参考系是二中。二中办不好,它的参考系是一中。当与全市做对比的时候发现,这种"窝里比"是多么的俗气,二中在全市高中排名倒数,一中在全市县级一中排下等水平。我们应该集中本县的优势力量,用集团式的办学模式,以县外或全市为参考系办学,或许能重现惜日的辉煌。

    将扎西中学与民族中学合并,打造一所乡级初中名校;将一中初中部(英才苑)独立,打造一所县级初中名校;再引进一所县级民办初中名校,使我县初中形成"三足鼎立"的态势,为上级学校输送更多更优质的人材。

    将一中、二中、职中合并,再引进一所民办高中名校,全面实现威信县普及高中教育的目标。面对全县四千多初中毕业生,分三个校区招生,如:高一在一中本部校区,高二在二中本部校区,高三在平桥新校区,拔尖学生在一个区域,高中分流职业技术教育的在一个区域。这样的模式适合威信现实,能带动二中及职中的发展,能使威信提前实现普及高中的目标,能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让"中国名校"走进威信

    我到过很多中国名校,上海复旦附中、上海建平中学、北京景山中学、北京四中、四川成都七中、重庆巴蜀中学、广东深圳中学,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良性循环",生源越来越好,而且是从本地到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有优质生源。名校成名的经验有三点:第一是严谨细致的管理,管理到每一个教师、每一个学科、每一个学生、每一间宿舍;第二是强大的师资阵容,教师都是一顶一的高手;第三是有一个有思想的名校长。

    回顾我们的历史,虽然我们在别人"睡觉"的时候有了"四大发明",但我们什么时候也不具备名校的特点,我们成名的原因主要是曾经拥有一群著名的教师:王新同、李肇兴、张义波、……现在我们还剩什么呢?好像一切都没有了。因此,我们的教师及校长们希望到名去"留学",去学到他们成名的经验,把他们的先进方法复制到威信来!

    同时将名校请进威信来,把我们的学校交给他们管理,我们的校长成为他们的助教,通过手把手的不断学习,我相信明天威信的教育一定会更加美好。当然,我们威信如果有一所民办的华东师大附属威信中学,好生源还会外流吗?威信教育的鼎盛时期也就到来了!

    威信这块神奇的土地,曾经是毛泽东掌权、中国革命从此走向胜利的起点,孕育了很多政治家、经济家、教育家、文人墨客。一位现任市委领导说:"威信教育是有底蕴的"!我们相信有政府的高度重视,有全县人民的高度观注与支持,有一群献身教育的仁人志士的鼎力相助,腾飞的威信大教育时代一定会提前到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振兴威信教育之路(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tlc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