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过年不撞衫穿出自己(wm197049)
要是不撞衫,真难。偏偏那些不自信的人,还瞅着销量大的衣服来选。你穿漂亮,她穿漂亮,妄图我穿也会漂亮很多。
选了,说白了不甘心的。大街上女人都一个样,还有我吗?又不是当特工,扔一堆人里头,找不见才好。
要仔细考虑起来,穿衣真是件费脑子的事儿,因为穿衣到底是为了穿出自己。萝卜腿外八字,穿出窈窕身姿,脸色不好,又怎么能衬托得白净?臃肿嘛,有人倡导穿衣显瘦,脱衣显肉……腰身怎么才能有曲线?又显得高挑呢?
审美是一样的,不一样的话也不会流传下来“环肥燕瘦”了。穿衣又成了个共同的事儿。
因为生产衣服就是个共同的事儿。有人倡导哪种流行趋势,就有人前来捕捉,有人设计了,就有人趋之若鹜生产,于是,今年流行( )或( ),于是,铺天盖地的服装诞生了!于是,大厂子做,小牌子跟,山寨、地摊都有了。版型相似,面料不同,颜色雷同,价钱各异。
这就是流行。
全国人民男人穿一种服装,女人穿一种服装的现象再不会有了。现在的趋势是多样化、个性化、小批量化。但是,商业的趋势又使得生产商恨不得全国人民人手一件呢,于是,流行什么就大量生产什么,往往难免积压。
这是个矛盾。
领先流行趋势吗?这是一小撮人的事儿,她们是T台上搔首弄姿的主儿,就是你有钱,说白了,这个潮流也不是必然能够领先的事儿。我们往往会被潮流淹没的。
衣服不知道最初是用来遮羞的,还是避寒的,到现在,到了如此人们都倡导看样子的时代。衣服的意义更加混杂。但是,纵观服装发展史,从未离开过政治与经济。
先进面料和穿法,最先青睐的都是有权人或者有钱人,甚至,某种穿搭,是某个阶层的象征。
我们赋予了衣服更沉重的意义。
就现在简单来说,做个潮流引领者,绝非普通人所能做到。那么,剩下的,我们穿衣服又能从哪方面考虑?
有职业特征的衣服被人们认可。公务员,穿的无非中山装、皮衣、夹克、西服之类,有人说了,干什么就得穿得像个什么样子。试想,一名国家公务员,穿得像个画家是什么效果,领导会觉得不靠谱,同事也觉得不伦不类。
那么,其他的呢?卖保险的,搞直销的,公司业务员,穿得就得正规为赢得信赖,以至于人们过年购衣服也受着如此桎梏,因为免不了自己衣服穿到单位里去。
想想也别扭。尤其那些为人师表的人,穿花哨会被人说的。

男人穿衣受女人点评。于是,好多人也想试图穿出个自己想要的样子,勿用置言,我们穿衣依然有种种意图。衣服的职业识别性、性格识别性很强。
穿出自己,在绝大多人来说是个谎言。女人本身有种很难实现的愿望,就是通过穿衣搭配来掩饰身体缺陷——使自己看起来更好一些。
有的现象甚至不考虑衣服的功能性和舒适性。当然,老人们首先考虑的是是否舒适。
一不小心就混同于大街上一堆里的某一个。这既是独立人格的人不愿意的,也是在所难免的。穿出自己需要勇气,也需要经济,那就剩了订做。
相似的布料,类同的师傅,雷同的技能,又能订做出来什么呢?越考虑,越复杂了,如果,每个环节都订制的话,真不是简单的事儿,不论经济,单就时间来说也消耗不起。毕竟,快过年了。如果,标新立异去买,能不撞衫就实属不易,因为,即使网购,和你一样想标新立异的人也比比皆是。
看来,靠穿衣显出自我,真难。
这里面有个审美问题。即使购买,假如你用心了,也很有能力审美,能买到符合你审美的衣服,极少。选择也是颇费心力的。
好在我们审美不苛刻,差不多就行了。更多人其实没啥审美,偶然见了一件,觉得不错,有人偶然间看到别人穿,觉得效果不错,就买呗。哈哈哈,最终感觉到,初心是易改的,还有人压根儿没有初心呢。
撞衫,也要过年。(wm19704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