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 凯鲁亚克(1922~1969)年 美国作家
我们都知道,该小说的作者是二战之后的美国“垮掉的一代”的代表人物,该小说又是这一流派的典型的代表作。他极度地捍卫个性,张扬自我,想说就说,想做就做,追求彻底的无拘无束的生活,拒绝做金钱的奴隶,物质的傀儡。屡屡行走在魂飞魄散的神经撕裂的路上,屡屡游走在生死两茫茫的一线间的路上。他喜欢“在路上”的感觉,喜欢在风驰电掣的高速路上去反抗沉闷的社会现状,喜欢在心惊肉跳的尖叫声中去抛开现实中的一切烦恼。在路上他享受到了速度的疯狂给他带来的最大的安抚感,在路上他享受到了激情的诱惑给他带来了最大的幸福感。
当然我在读该小说的时候,我无法从中读出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以及流畅的脉络走向,书中看到的只是小说中的人物在美国东西部之间不断地来回穿梭,不断地来回奔走,以及他们在路途中的所见所闻,所震所撼。他们每天的工作生活似乎就是开车,搭便车,喝酒,泡妞,抽烟,相邀去酒吧,听爵士乐。没有钱的时候,有的去打零工,有的去偷车,只要搞到钱,马上又出发,又走在路上。他们是一群在任何时候都处在精神极度亢奋状态的疯子,他们的感官得到片刻的休息时就必须时时去用酒精,香烟,大麻,音乐,舞蹈,女人和无休止的旅途来刺激,来麻醉,来折磨。当他们彼此分开了一段时间,回到了各自的工作生活状态后,又会相互地思念,相互地牵挂。只要有一人的招呼,又匆忙地装好背包,踏上了旅途,变得像疯子一样,在东西部的路上横冲直撞了。
确实这一部小说的情节是支离破碎的,喋喋不休的,就像是一个场景又一个场景拼接而成的。除了几个不断奔波的人物以及几个精彩的桥段之外,阅读的感觉就是见什么就写什么,随意的,琐碎的,疲惫的,厌烦的旅途中的流水账。阅读的感觉让人又是昏昏沉沉的,平平淡淡的,没有去筛选,没有去提炼,又没有去作文字的处理,让人内心不断地产生一种沉闷感,一种焦灼感,一种惆帐感,也无疑给读者们带来阅读上的困难,阅读上的体验的下降。因为该小说在形式上就是对传统小说的一种背叛。
我们都知道,传统的小说,通常只是重视思想性,连贯性和故事性,而轻视语言,结构和文体等表现形式。我以为,现代小说恰恰重视的是语言,结构和文体的表现形式。这两种创作的观念可以概括为“把故事讲好”和“怎么讲故事”。前者有我们所熟知的前辈托尔斯泰,巴尔扎克,雨果,歌德等创作出的许许多多经典的耳熟能详的旷世的文学名著,如《战争与和平》《巴黎圣母院》《包法利夫人》和《高老头》等作品。后者也有我们所熟知的乔伊斯,卡夫卡,博尔赫斯,纳博科夫等创作的许许多多经典的经久不衰的世界的文学名著。这一些作家在小说的艺术方面进行了实验性的改造和创新,将原本不受重视的艺术形式提升到一个很好的地位。如《尤利西斯》《麦田里的守望者》《二十二条军规》《洛丽塔》等作品,在文体上也达到了很高的成就。当然与传统的作家从头到尾讲故事来表达思想的方式不同的是,现代的作家更倾向于通过将思想与文体的糅和,然后打破,拼接,组合,再糅和。《洛丽塔》的作者有着典型的观点就是,在文学创作中,艺术高于一切,艺术就是比作品的思想性和故事性更重要的语言,结构和文体等表现手法。也当然了,这一种形式,也给我们制造了许多阅读上的障碍,阅读上的混乱,也就在情理之中,也就不吐不快了。
小说我读完了,对“垮掉的一代”的典型行为有了更多的了解,对飙车的时速有了撕心裂肺的感觉,对渴望上路有了化险为夷的体验,对生死一线间有了令人眩晕的恐惧。但我同时也记住了他们的言行;我们上路吧,我们还年轻,带着最初的激情,追寻最初的梦想,感受最初的体验。我们上路吧,我们还有更长的路要走,不过没关系,道路就是生活。
所以我在想呀,“垮掉的一代”这一些人的行为今天想来,是不易去提倡的,是不易去上演的,更不易去复原的。那现代小说的创作手法,创作思想,那就另当别论了,慢慢地去适应吧。就像是在人路上,人在旅途中,风光景色终究会成为不该或缺的组成部分一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