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习第六讲《易传》的故事。
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
《周易》的第一种智慧是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是农业民族的智慧。
我们知道,农民很不容易的。
春天把种子种下去,秋天才能把粮食收回来。
可是一场大雨或者一场冰雹,很可能就什么都没有了,怎么能不忧心忡忡呢?
周是农业民族,所以周人忧患。
表现在易经,就是既济:
前面说过,既济是上坎下离,水在火上,所以干什么都能成功。
但是,它的《大象》象辞却说: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
也就是说,你要心有忧患,居安思危啊!
而且接下来,未济的《大象》象辞也说:
君子以慎辨物居方。
也就是说,你要小心谨慎,别看走眼呀!
所以《易传·系辞下》说——
作《易》者,其有忧患乎?
怎么样?
如果只是干着急,或者整天愁眉苦脸,就不是智慧了。
周人了不起的地方,是他们一方面小心谨慎居安思危,哪怕成功了也不得意忘形;,另一方面又用心发现规律,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
结果,就有了《易经》。
规律是:阳卦多阴,阴卦多阳。
不过,理解这句话,要有一点知识,就是八卦的性质可以分为两类——阳卦和阴卦。决定它们性质的是卦画,也就是笔画。
笔画为单数的叫奇(读如基),双数的叫偶。
奇数为阳,偶数为阴。
震、坎、艮,几根阴爻,几根阴爻?
很好数,都是两阴一阳,阴爻比阳爻多。
这就叫“阴卦多阳”。
这说明什么?
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面,也都是矛盾对立双方的统一,我们不能只看表面现象。
实际上呢,阳性物质或阳性现象,往往阴性的成分多。
阴性物质或阴性现象,反倒是阳性成分多。
那又怎么样?
这就非变不可!因为有矛盾,这矛盾还是内在的嘛!所以,得意了,不要翘尾巴。
好吧,换个说法,得意不要忘形,因为成功的后面隐藏着失败。
这个时候就要有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同样遇到挫折,也不必垂头丧气,因为失败的后面隐藏着成功。
失败是成功之母。错误也是正确之母。
没有千万次的试错,我们就找不到科学发展的道路。
所以不要怕失败,也不要怕犯错。
人不是神,没有不犯错的,怕的是明明知道错了还不承认,还要编造谎言为自己辩护,用新的错误掩盖旧的错误,那可就没救了。
但所谓“失败是成功之母,错误是正确之母”云云,只是说,不经历失败和试错就难以成功和正确。
相反,如果能够从失败和错误当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就可能走向正确和成功。
但是,就像女人不一定生孩子,失败和错误也未必一定导致成功和正确。
要知道,变化虽然是肯定的,怎么变却不一定,变成什么也不一定,就像准妈妈可能生男,可能生女,还可能流产。
不信试试!怎么试?事实就在于变卦。
变卦也就是改变爻的位置或性质。
现在我们把兑卦最下面那根阳爻提到最上面,看看是什么?
是离卦。
如果还是把最下面那根阳阳换成阴爻呢?
是坎卦。
这就叫变卦,我们生活中,常常会说,你这个人怎么变卦了?就从这儿来的。
现在我们把震卦调个个儿,看看是什么?
是艮卦。
把离卦掉个个儿呢?
还是离卦。
怎么变,变成什么,不一定吧?
这叫什么?
一切皆有可能。
掌握规律,顺应形势,主动变革。
至少,要有变革精神。
这就是《周易》的第二种智慧。
明天同一时间分享第二种智慧——变革精神!
感恩您的聆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