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你
(一)
小时候,我的梦想是成为一个画家。
可以画出雨后的彩虹,可以勾勒出美丽的蓝天。
再长大一些,我的梦想变成了音乐家。
可以弹奏出美妙的乐章,可以让人们闭着眼睛感受阳光。
不过最近几年,我的梦想变成了作家。
(二)
虽然小学的时候,我很喜欢翻阅语文课本里的故事和人物传记。
考试写作文的时候,我从来都能超出400或800的字数。
但写作能力和写作技巧,我认为自己其实是零的。因为从来都没有系统的学习和研究过。
不过即便这样,我还是乐此不疲的勾勒出我的世界。
因为那对于我而言,意味着自由。
有人说你现在不自由么?有吃有喝有房子住,你倒成矫情狗了。
但我觉得那不一样,我不知道乐于写东西的人会不会有这样一种同感。
那种感觉是心灵的自由,是造物主的神奇感觉。
希望自己创造出来的孩子们,能给读者带来哪怕是那么一点的感触和共鸣。
自己便更有写下去的意义。
然而愈人者自愈。
我在治愈别人,也是在根治自己。
记得我写作的开始,是因为刚刚步入社会时,没有人理解自己。
没有人懂得自己,心里有话又无处释放,所以便写起了日记。
一天一篇,忙的再晚都不会延误。
写了整整三厚本。
光写日记还不够排解心中的躁动,又开始看书。
疯狂买书,疯狂看书,地铁里,公交上,走路,休息。
我这个孤独患者已经迷恋上了这样的生活方式。
在北京放假的时候身边的朋友经常出去玩,回来后发个朋友圈等着点赞评论。
或者追电视剧追到不能自拔。
不过我几乎都是宅在家里。
看书,或是写东西。
其实说起来也挺有意思的,北京四年,我几乎没有什么娱乐项目。
我没见过长城,也没去过故宫。
因为我知道。
我的长城和故宫,在我的笔下,在我的指尖,在我的心里。
(三)
慢慢的我发现我越来越喜欢写作。
恬不知耻的说,我发现写作是可以赚钱的。
原来钱可以赚的这么自由。
至少大多数的时间,不需要起大早,不需要看脸色。
在书店里闲逛的时候,看到书架上有一本书,而作者就是你。
我想那种感觉,一定很好。
长时间的写作让我收获了感性和理性的综合体,感性但不过火,理性却不冷漠。
不过我的读者现在实在是少的可怜。
我的女朋友,是我的第一个读者。
现在想想,真的很感谢当时她能耐着性子把自己当时写的那么烂的文章看完。
并给予恰当的点评,让我那小小的虚荣心,可以满足一下。
自从入了简书,我有了第二个读者和陆陆续续的读者,当然,现在为止,其实还不到十个。
虽然人少,但我依然记得第一个读者给我评论“写的真好”的时候,我按耐不住的激动同时又想装个逼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原来真的有人看,原来真的有人认同。
若是可以,我希望可以一直写下去。
因为愈人,也是愈自己。
三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