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镇西老师曾写过这样的话:“公开课”究竟应该有什么样的标准?其实谁也说不清楚。但是,多年来的公开课(包括各级各类课堂教学比赛)已经在人们心目中形成了一个思维定势,那就是一堂优质的公开课必须是“完美”的。”现在越来越多的教师,为了这个完美失去了自己的个性,公开课也成了一种表演。几乎所有比赛公开课都会提前试讲至少一遍。正式比赛时候,就把事先排练好的戏再完美的上一遍,这时有些公开课等于公开的给学生作假的示范。
公开课受益人群应该是学生,老师准备了一堂生动有趣的课程,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得,而不仅仅只是教师用来获奖的载体。今年3月份和9月份,我讲了两节公开课,在准备的过程中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和活动,并且积极制作精美的课件和视频等。在准备公开课的过程中,也收获了很多,需要坚持学生为主体的选择,设计活动探究,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在准备过程中我也发现了很多问题,比如一个班提前试讲了两遍,学生配合的是苦不堪言的,但是也都坚持了下来。但对那些基础知识较好的学生来说,试讲好几遍无疑是浪费他们的宝贵时间。而且设计的课堂活动,千篇一律,没有创新,很刻板,缺乏了教师的个性和深层次的教学内容。所以公开课我们需要少一些表演,多一些真实的生成性的问题,在充分调动学生进行活动的同时,培养他们勇于质疑,不断探究的精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