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素老师的语文教育叙事
![](https://img.haomeiwen.com/i12266650/ed21344c10060ca9.jpg)
阅读下面的材料,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除 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驴发现墙头上有一簇青草,非常眼馋,可又够不到。它发现墙角有把梯子,但怕搬来梯子后,需要羊帮忙扶梯子,青草要被羊分吃,便放弃了。
学生甲:我就准备再写一个类似的寓言故事。
学生乙:我准备把这个故事详细地写出来,加上细节。
学生丙:啊!老师,这样的作文题怎么写啊?
老师:寓言型的作文题,一定不能再用寓言的形式去开展写作,魔法打败不了魔法,魔法只会把本来就没有定力的人绕晕。寓言本质上属于虚构的,虚构的材料需要用真实去阐述,记叙,让人在真实中体会寓言所包含的哲理。这叫化虚为实。
相反,如果是一则特别实的材料,比如一个环卫工人,尽管收入微薄,但他坚持几十年资助山区孩子读书,这样的材料我们倒可以升华一下,用象征,用比喻,把人物形象由实而虚。文学就是这样,虚实之间方显魅力。
我也不故弄玄虚了,简单说说这个作文题该如何审题,如何写作?
两个主体:驴和羊,显然这里的羊与主题寓意几乎没有关系,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关注驴就行。驴想得到自己想要的,自己的能力不够,想请别人帮忙,有担心帮忙的人分走它的利益,于是干脆放弃了自己想要的东西。显然,驴不懂得合作共赢的道理,因为驴的本性中的自私自利使它目光短浅。
如果写记叙文,想想生活中有没有和驴一样的人,有什么样的故事,结果是什么?当然也有和驴相反的人,大公无私,合作共赢,互利互惠。如果写议论文,要把原因和结果之间的逻辑关系分析出来。
这类题目我还是建议用记叙文,自然界中的互利共生景象引出,再想一想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讲述故事的艺术,最后上升到一点哲理性的思考,文章就会有立体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