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周500字婚姻育儿
倘若你觉得育儿有痛苦,可能是没有“顺其自然”

倘若你觉得育儿有痛苦,可能是没有“顺其自然”

作者: 安然于行 | 来源:发表于2016-11-22 02:40 被阅读68次

    某日带娃外出游玩,碰见一妈妈,聊上。妈妈和妈妈,大多会聊娃。这位妈妈似乎有很多育儿之烦恼:自己一整天基本就是围着孩子转,孩子三岁多了,吃饭要喂、吃水果要喂、连吃根香蕉都要她刮香蕉泥给他吃,吃东西的时候还各种不想吃,经常需要她威逼利诱,拉个臭臭、拉个尿尿还要她把,我听了愕然。这个妈妈很担忧,孩子快上幼儿园了,什么都不会,怎么办?而且自己成天这样围着孩子转觉得又累又疲惫。焦虑、担忧紧锁眉中。

    回家途中,我不禁回忆自己的育儿过程,不也是在焦虑和担忧中过来的吗?孩子小的时候操心吃喝拉撒睡,孩子大了操心教育,上班的时候操心陪伴时间不够,全职的时候操心陪伴质量不高。我不禁问我自己,难道育儿就是意味着焦虑和担忧,而且是长期的吗?对于育儿,是否有以不变应万变的理念可以遵循?育儿过程中,总会出现各种小状况,若能找到这样的理念,则当自己陷入育儿迷途之时,不就可以指明方向,减少焦虑吗?

    于是我开始反观自己,希望从一些积极的育儿案例中受到启发。


    案例一

    我首先想到的是孩子吃饭的事情。

    大宝小时候是她外婆带的,外婆很疼惜她,吃饭时总希望她多吃一口,于是在她不愿吃的时候,给她玩玩具,一边玩一边喂。就这样一直喂到了一岁半多。那个时候的我,没有任何经验,没觉得这有什么问题,上班的我,孩子的吃饭问题操心的不多。后来我自己带了,发现喂饭过程极其痛苦,我自己痛苦,孩子也痛苦,同时很佩服我妈的耐心和恒心。

    痛苦促使我寻找改变的方法,我咨询、看文章、看书。经过一段时间的知识积累和心理准备,在娃快两岁的时候,决定变革娃的吃饭方式。确定了“三个不再”和“各自权力”。“三个不再”:不再喂饭,自己吃;不再给玩具,专心吃;不再勉强多吃,自主选择。“各自权力”:大人决定开饭时间(要保证定点开饭)、提供什么食物(要保证食物种类丰富);孩子自己决定吃什么、吃多少。

    改变并不容易,不论是对于孩子还是我自己。孩子最初会有很多不配合,比如不给玩具就不上桌,我自己也是总担心娃到底吃够了没有,因为孩子经常一顿饭喝几口汤就算吃完了。但是当我说服自己把这些原则坚持下来,半年以后,孩子的吃饭已经不再是个问题。

    启发:变革后的吃饭方式与之前的喂饭相比,最大的区别是由孩子自己来决定吃什么、吃多少,而之前的问题恰好出现在大人过分干预孩子“吃什么、吃多少”,大人剥夺了孩子选择食物的权力,制造了双方的痛苦。

    其实孩子知道饱饿且有天生本能的食物选择能力,就像我们大人,饿了就想吃,饱了就停止,而且有时候我们会特别想吃某样东西,也说不上来什么原因,孩子也一样,这些都是与生俱来的判断能力。


    案例二

    其次是孩子的午睡一事。

    随着孩子的长大,睡眠间隔拉长,有一段时间大宝总是说不要午睡,我也尝试不安排午睡,但是发现倘若不午睡,到了傍晚时分大宝会因为太疲劳而情绪极差,于是我就要求她午睡。大宝很抗拒,但是又迫于无奈,每次都就范。即便如此,我却觉得痛苦万分,一方面每次为了劝她上床睡觉都要费尽口舌或者设计一长串睡前仪式(孩子大了,睡前仪式慢慢也没用了),另一方面心理仍然觉得自己这样强迫孩子睡觉并不合适且不是长久之计。

    某日想通了,决定不再干预孩子的午睡,由她自己决定,孩子自然非常高兴地选择不午睡。最初,到了傍晚,仍然会闹情绪,我也接受。慢慢地过了一段时间,孩子闹情绪的次数逐渐减少。可见她的身体也在根据外界的刺激而做出了调整,使得睡眠间隔拉得更长。到了晚上,因为累了一天,很早就能上床睡觉,这反倒符合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然规律。从此,我轻松了许多,孩子早早入睡,就能够早早起床,早晨无需再费尽心思叫起床,这是意外之得。

    启发:与吃饭一事相同道理,问题仍然出在大人过多干预,睡不睡午觉原本就应该是孩子根据自己身体的感觉来决定,累了自然就会休息。而我则忽视孩子的要求,虽然不用面对孩子的负面情绪,却仍然需要面对孩子的对抗。

    就如同胃口是天生的一样,孩子的精力程度也是天生的。有的孩子精力旺盛,有的孩子则容易疲倦。大人要做的是尊重个体差异。


    从这两个案例可以看出,育儿痛苦的原因都在于没有遵循孩子的自身规律,没有做到“顺其自然”。虽然只是两个例子,我却认为,大部分的育儿痛苦都来自于此,在育儿过程中存在养育者过分干预和控制孩子的情况。而过分干预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不了解孩子的“自身规律”,就是我所谓的“自然”。而“顺其自然”,我认为是一个不错的不变应万变的育儿理念。但是这个“自然”的习得并不容易,我们需要同时了解各个阶段孩子的普遍发展特点,同时又要时刻提醒自己孩子之间存在个体差异。

    育儿的过程不应该有很多痛苦和焦虑存在,但凡父母或者孩子有一方存在痛苦的情绪,那么父母就要反思一下自己的养育方式。

    比如最近我在给两姐妹戒晚上睡觉的尿不湿,二宝戒得很容易,只要睡觉前去一次洗手间,就可以一觉到天亮,偶尔会尿床。而大宝在最开始一周,每晚尿床,后来我调整策略,半夜叫她起来尿一次,但是我自己觉得很累,要等到半夜,很影响睡眠。于是我开始问自己,这个方式对吗?晚上戒尿不湿的成功典范应该是二宝这样,能够自己憋尿到天亮。而我这样的人为干预则会破坏了大宝自己在睡梦中感受憋尿的感觉。不要去叫她,让她自己感受,自己决定是尿湿、还是起来去洗手间、还是憋到起床,这才是自然的过程。当然不叫起来,则会继续尿床,但是慢慢的,她知道憋尿了,于是尿床越来越少,要么能够一觉到天亮,要么能够自己醒来要求去洗手间,对她来说,尿湿并不舒服。

    从这个案例中也可以发现,孩子之间的差异很大,二宝两岁多完全脱离尿不湿,而大宝四岁多还无法完全脱离。因此,对于父母来说,留心观察孩子的特点很重要,不要拿孩子和其他孩子比较,不要过度地拿“标准”或者统计数据来度量孩子,当遇到育儿困惑的时候,问问自己,我是否在遵循孩子的“自身规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倘若你觉得育儿有痛苦,可能是没有“顺其自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tuys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