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原本大家都以为潘猛注定要打一辈子的光棍,谁知道,他竟然宣布结婚了。听到这个消息,所有人都大吃一惊。尤其是他的堂哥和村里的其他光棍们,更是感到难以置信。潘猛都结婚了,而他们却仍然形单影只,这无疑又给他们增添了一份尴尬和笑料。
潘猛是村里的一个傻子,其实并不是很傻,只是思想和行为上和大家格格不入,几年前,村里的路通了,也纷纷买了摩托车,潘猛也买了一辆新车,由于技术生疏,第二天就变成了事故车,拿去维修花了一千块钱。后来堂哥打趣说:小猛,你这车不吉利,要不买了换辆新的的吧。他认真起来,说:“那别人能给多少钱呢?”堂哥说:“你八千块买的,现在成了事故车,应该能卖到六千块钱左右吧。”他听完了之后,说那哪成啊,自己维修都花了一千多,现在自己卖至少也要九千多以上,别人听完了之后,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思想奇特,行为也很奇特,在他十六岁的时候,他爷爷去世了,按照村里的规矩,要挨家挨户的去报丧,所以家里人就安排他加会儿堂哥一起去报丧,明确办酒日子,希望村里人都过来帮忙,他俩经过一家时,那家人说:“真不巧啊,那天我外孙也办满月酒,可能要先去那边吃顿饭才能回来帮忙了。”堂哥说:“都是家里的事,你们这么忙也要来帮忙,真的谢谢了。”潘猛在一旁听说了之后,没头没脑的嘟囔了一句:“真是好日子,好事都撞在一起了。”那家人听了之后,脸色就立刻变黑起来,堂哥在一旁扬起手,装模作样的给他头上一巴掌,呵斥到:“胡说什么呢?”然后又不停的给那家人道歉,说一个傻子的话,让他们别放在心上。那家人也是看在堂哥的面子上才不做计较。
所以大家也就习惯了潘猛的这股傻劲,都一致认为这就是个傻子。
潘猛已经步入了不惑之年,自二十岁起,他的婚姻大事就成了家人心头的一块大石。父母四处打听,希望能为他找到合适的伴侣,然而,潘猛的“名声”在外,许多人家一听是他,便纷纷婉拒,背后更是议论纷纷,说他这样的条件还想娶媳妇,更有人说出人不知脸丑,马不知脸长的评语。这些闲言碎语虽然传到了家人耳中,但为了潘猛的未来,父母只能选择默默承受。
有一次,他母亲好不容易找到一个驼背,脸部被火烫伤过得女孩,就尝试着去和对方的家庭提亲,谁知那家人性格暴躁,直接就把他母亲赶了出来,还扯着嗓子在村口骂了一晚上,声音在山坳里荡了一个晚上,那天晚上,全村人都知道潘猛的结婚愿望又落空了,那天晚上,他母亲躲在被窝里也哭了一晚上。
后来他母亲也觉得自己的做法欠缺考虑,行事冲动了,就再也没有去尝试提亲,只能暗中打听,但是还是毫无结果。平日生活里长吁短叹的只对别人倾诉自己心里得苦楚,看到别人潘猛同龄人结婚时,虽然嘴上说着恭喜,但是眼神总是掩不住的落寞。
和旁人聊天时,总是提起:“我家潘猛要是也能娶上媳妇就好了。”然后话锋一转,“你们知道哪里有合适潘猛的吗?”刚开始大家都是安慰,后来大家不耐烦了,就说道:“有是一辈子,没有也是一辈子,这都是命啊。”每当听到这样的话,潘猛母亲就不自觉的流泪。
幸运的是,潘猛有个好堂哥,高中毕业,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是村里第一个拥有摩托车和彩色电视的人,对潘猛也照顾有加。时常安慰自己的婶子,别怕,要有的自然会有的,第一个不成就找第二个,第二个不成就找第三个,总有一个会成的。
婶子继续哀伤的说:“都找了那么多个了,没有一个能看上的,难不成潘猛真的要打一辈子光棍了。”
堂哥站起来说:“就算潘猛打一辈子光棍,我这个做堂哥也养得起,等到二老去了,就让潘猛住到我家来,无非就多一副碗筷的事。”
说着这些,把他婶子说得感激涕零,连忙的说道:“你做大哥的一直都很照顾他了,以后怎么还能让他拖累你家呢?”
堂哥说:“什么我们家你们家,现在分家了是两家人,以后合在一起就是一家人,有我吃的就有他喝的。别说潘猛一个人,现在就是你们全家过来在一起也没关系。”婶子连连道谢,然后默默的说:“要是潘猛也娶妻生子,那就不用这么麻烦你们了。”堂哥听完了之后,摇摇头,不在做声。
潘猛是个独生子,刚出生就赶上计划生育,所以父母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所以想尽办法都要让他成个家。
有一次,一个女孩终于同意与潘猛见面,并提议到街上逛逛,聊聊天。在家人的反复叮嘱下,潘猛鼓起勇气去见了那个女孩。然而,这次见面还是以失败告终。女孩回家后告诉介绍人,她本以为潘猛只是个头脑简单的人,没想到他居然如此精明,在结账时要求各付各的钱。女孩觉得这样不通情理的人,她无法接受。
事情传开了之后,成了大家茶余饭后一件笑料。堂哥听说了,也觉得十分无奈,于是亲自上门,严肃的给潘猛上了一次思想教育课,传授一些和女人谈话的技巧课,看着潘猛一直都是一副懵懂的样子,堂哥骂起来:“说什么都不认真听,难道你想打一辈子光棍吗?”潘猛依然笑嘻嘻的说:“堂哥,你什么时候才能嫂子娶回家呢?”
这句话真戳到堂哥的痛处,顿时脸色一变,摔门而出。堂哥其实年轻时也是一表人才,敢想敢做,或许受到了晚婚晚育的教育思想,所以二十来岁时,就立下自己的志向,要三十岁后再结婚,一定要做出一番事业,再成家。还说出这样做的缘由,一是响应政策,二是条件好一点,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老婆都负责,不能让老婆跟自己受苦。
别人听说了之后都夸赞他是好男人,都说哪个女孩子嫁给他就算是有福了,但是他谈了几个对象都接受不了他那种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的样子,几段感情就这样无疾而终。
正所谓“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堂哥到了三十岁后,也没什么事业,而且同龄的女孩子早就嫁作人妇,孩子都已经上小学了,别人介绍一些离婚的女人时,堂哥总是横挑鼻子竖挑眼,要么说这个女的没文化,那个人有毛病,总之,没有一个满意的,也总觉得自己能够遇到更好的,直到父母相继离世,都在一直单着。
后来堂哥才懊悔的跟旁人说道:“如果我早点结婚就好了,至少我爸妈走之前能够看到儿媳和孙子。”所以那天晚上潘猛触碰到堂哥心底最脆弱的地方,所以才瞬间变脸。
年过一年,日复一日,潘猛的终身大事还是毫无波澜。父母已经不再四处求人了,大家都一致认为潘猛这一辈就这样过了。
都说“命里有时终须有”,当潘猛步入四十岁的门槛时,命运似乎终于为他安排了一段姻缘。一个四十三岁的寡妇同意嫁给他。这位女士命运多舛,因一场车祸失去了丈夫和孩子,自己也落下了残疾,左手神经受损,失去了知觉。虽然没有截肢,但左手几乎已经失去了功能。车祸之后,她更是被公公婆婆无情地赶出了家门。后来,在别人的介绍下,她遇到了潘猛。
当潘猛结婚的消息在村里传开时,立即引起了轩然大波。村民们议论纷纷,各种声音此起彼伏。有人讽刺说,娶一个残疾人回家,简直就是给自己找了个妈来供养;也有人担忧,女方如此强势,潘猛以后的日子恐怕不好过;更有堂哥冷言冷语,说就潘猛这情况,不残疾的又有哪个女人能看上他。
潘猛的婚姻,似乎成了村里光棍们的“参照物”。每当家里人催婚时,总会把潘猛挂在嘴边,用他那看似不太完美的婚姻来鞭策这些尚未成家的年轻人。长辈们总会意味深长地说:“看看潘猛,人家都成家了,你们还光棍一条,真是连潘猛都不如。”这句话里,既带着一丝嘲讽和讥笑,也透露出对年轻人成家的殷切期望。
面对这样的嘲讽,有的光棍会立刻反击:“我四肢健全,不缺吃穿,难道也要娶个残疾人回家吗?”但长辈们总会继续沉吟道:“就算是残疾人,至少人家也成家了。你不成家,这一辈子就是有残缺。你成不了家,四肢健全又有什么用?”然后,他们还会列举出许多残疾人也能拥有幸福婚姻的例子。每到这时,这些光棍就只能乖乖地低下头,默不作声。
潘猛以前总是喜欢和别人成群结队地喝酒玩耍,听别人谈天论地,哪怕是成为别人的笑料也毫不在乎。但现在结婚了,他变了。出去帮别人做事时,吃完饭就匆匆回家,再也不喝酒了。因为老婆不让他喝,他也就乖乖地听话了。
有几次出去吃酒席,本来他是和同龄人坐一桌的。以前大家都喜欢取笑他出过的洋相,比如烧掉摩托车或者相亲趣事。但现在,大家开始取笑他婚后的生活,问他晚上会不会办事,他老婆有没有打他。
后来,潘猛的老婆怀孕了。从那以后,潘猛就更加上不了桌了。大家都说他是因为老婆不让喝酒才不上桌的,因为大家是要喝酒的。有一次,堂哥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结婚了就不要和我们同桌了,我们这一桌是没结婚的人坐的。”潘猛听完后,默默地坐到了孩子们坐的那一桌。
后来,潘猛的堂哥去世了,时间或许是大年三十的晚上。由于他一直是孤寡一人,所以在初一初二这两天,大家都没有看见他出来玩,还以为他是跑到亲戚家过年去了。然而,到了初三,当亲戚们来拜年时,却发现他已经躺在床上,早已断了气。更悲惨的是,老鼠还啃食了他脸上的肉,留下了几块触目惊心的伤痕。
亲戚们凑钱为堂哥办葬礼时,不禁感叹这就是光棍的下场。他们议论纷纷,说如果有个伴,或许就不会这样死无全尸了。正当大家沉浸在悲痛和议论中时,潘猛却不合时宜地走了进来,嘴里还念叨着:“过年有肉吃,过年了之后又开始有肉吃,真好。”
这句话一出,立刻勾起正在忙碌的人的愤怒,他们眼里冒着怒火,众口厉声说道:“滚出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