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我们听大拿演讲时总会赞叹视角宽广,逻辑严谨,格局宏大。疯狂记录大拿的观点与结论,好有道理,收获满满,与圈子讨论又多了许多观点与论据,感觉自己进化好快。可随着时间推移,发现新观点层出不穷,往往互相矛盾,而自己维护的观点应该如何选择呢?只要观点不是自己分析或者体悟出来的,你永远无法迁移知识,所以你穷于奔命,忙着记笔记,展示别人的金句。你自己的观点呢?三尺之冰非一日之寒,让我们开启反思之旅。
一、你为什么不思考大问题?
1、知识有限,不在一个量级层次上,无法了解大问题的方方面面。所以无知才快乐,才去找河神求雨。
2、能力有限,思考停留在二元对立的评判阶段,基本靠直觉下断言,所以无所谓思考,人类一思考上帝就笑了。
3、依赖心理,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大问题我不用考虑,所以不用杞人忧天,盲从度日。
二、你什么情况下会思考大问题?
1、在其位谋其政,当你的岗位工作与大问题相关,不得不思考与研究。
2、兴趣领域相关,一直探索揭开求知区域,干劲十足乐在其中。
3、自身利益相关,大问题让自己生死一线,不得不紧急应对。
三、怎么培养思考大问题的能力?
1、从身边小问题入手,寻找自己愿意坚持探索的主题
2、锁定主题后,日拱一卒,开展主题学习和探索
3、用上下游思维沿主题继续拓展学习和探索
4、进入主题交流圈交流讨论输出
5、不断修正一份输出达到论文水平
6、不断修正一堆论文达到出书水平
7、不断修正书内容达到线上课的水平
所有人首先求存,节省能量,从而决定节省脑力。当你愿意付出比常人更多努力,更多探索,更多思考,更多输出,你自然建立起大问题思维框架,成为一个主题的专家。现实中这样深度思考的人不足总人群的6%,你愿意成为其中一员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