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是从优秀到卓越跨越的阶梯。自律可以让工作生活变得井然有条,不拖拉故而能留出更多的时间来安静思考,从而使得自己思路清晰,行动便可有条不紊。
而高级的自律,不是完成满满的时间表,而是找到主要矛盾,精简工作清单,留下足够的时间来进行反思总结。
在高考失败后,我第一个反应是归罪于心理状态。因为日常中,每一次练习都游刃有余,我做了大部分同学两倍的题,并能够一力担起高三时数学课的讲课工作。但当看了《你看起来很努力》这本书之后,给了我重重一击!是啊,我只是看起来很努力:每天凌晨四点起床,去做题,整理错题,虽然我做题很快,大概是正常速度的一点五倍速,但我还是不满足于此,不断用压缩休息时间来学习。但其实,我虽然做了很多的题,但并没有完全沉下心来认真的分析总结,错的点到底在哪,是审题不清,是哪个知识点没有学扎实,是计算失误还是其他。而做对的题目真的是思路完全正确而不是蒙对的吗。虽然错题本整理的很好,但我却在满满的记录了三大本之后再也没有翻开过。所以,成绩不稳定的原因浮出水面,而被当做背锅侠的心理状态其实也只是不够自信的表现罢了。
这个“工作狂”的状态一直持续到我大二,以身体报警而中止。也是因为这段慢下来养病的时光,让我对之前的事情可以有一个好好的复盘,从而领会到反思总结的重要性。
数字时代,信息量庞大,如何筛选有效信息,如何选择之后的发展总会在繁多的信息中迷了眼,故而,要在快节奏中慢下来,找一个机会静下心来慢慢梳理自己的想法,找到主线任务,其他的支线任务都为它服务,如此便能规避掉很多不必要的事情,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努力去做很重要。
当那些多余的事情被排除之后,空出来的时间可以留一部分用于思考,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是在公园中散步,或是在操场上跑步,或是泡一泡香茗,或是阅读中留下思考的瞬间。由此,可以知晓自己心底深处的所思所想,不断优化自己前行的路,不断找寻出错的根源,而不是浮于表面,错不二犯是最大的高效。
最开始,可以从早起一会,从早到办公室一会做起。我很喜欢早上六点的实验室,整栋楼空空荡荡,但却给了我更大的空间去发散我的想法,没有人打扰思路,可以让我更好的畅游在奇思妙想的海洋里。
从优秀到卓越,差的就是日复一日的独处反思,深入思考。愿我们都可以给予自己的思想一片沃土,让它可以在其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