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书画系列简书书法尺牘
闽南状元许将与冯摹《兰亭序》之历史渊源

闽南状元许将与冯摹《兰亭序》之历史渊源

作者: 鲵影萍踪 | 来源:发表于2019-03-04 11:41 被阅读9次

鲵影萍踪收集整理

(2019年3月4日)

来源:《闽文化》 > 率我真

闽南状元许将与冯摹《兰亭序》之历史渊源
闽南状元许将与冯摹《兰亭序》之历史渊源
闽南状元许将与冯摹《兰亭序》之历史渊源
闽南状元许将与冯摹《兰亭序》之历史渊源
闽南状元许将与冯摹《兰亭序》之历史渊源
闽南状元许将与冯摹《兰亭序》之历史渊源
闽南状元许将与冯摹《兰亭序》之历史渊源

   《兰亭序》是“书圣”王羲之于晋永和九年(353年)兰亭集会上所作。是年王羲之51岁,书法造诣已达出神入化的境界。兰亭雅集上,他与亲友藉芳草、鉴清流、览卉物、观鱼鸟,曲水流觞,畅叙幽情,于酒意微酣之际,展蚕茧之纸,持鼠须之笔,泼墨挥毫,一气呵成千古传颂的《兰亭序》。书罢,不但众人交口称赞,连王羲之自己都惊叹不已。酒醒后连日又书数十次,却再也不能达到原作浑然忘我、意趣天成的艺术高度。

  一面之缘

  晋以后,历朝历代的书法家都为《兰亭序》动人心魄的美所折服,尤其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极力推崇,最终把《兰亭序》推到“天下第一行书”、“神品”的高度。在唐朝,上至皇帝下至百姓都在学习临摹王羲之的作品。唐太宗通过萧翼计赚《兰亭序》后,珍爱异常,命当时的大书法家冯承素、虞世南、褚遂良等拓摩八本,以赐给亲贵大臣。唐太宗去世后,《兰亭序》真迹按照他临终前的遗嘱作为随葬品一起埋入昭陵,从此《兰亭序》真迹绝世人间,冯承素等的摹本成为最接近《兰亭序》原作的书法作品。

  冯承素是唐太宗时期最著名的书法家之一,他的书法“笔势精妙、萧散朴拙”,而且他还是一位临摹高手,官将仕郎,直弘文馆。

  冯承素所临摹的《兰亭序》为纸本,行书,纵24.5厘米,横69.9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卷《兰亭序》妙手匠心,字体间架结构完美,墨彩的浓淡也相当精到,秀美多姿、神清骨秀,被公认为是最忠实原作的《兰亭序》摹本。

  此卷后有宋至明二十家题跋、观款、钤鉴藏印一百八十余方,是唐以来流传有序的古摹本。

  浏览这些印款,笔者赫然发现两行观款“长乐许将熙宁丙辰孟冬开封府西斋阅”,由此发现这位老福州人不仅与冯摹《兰亭序》有过一面之缘,并且是第一个在其上留下题鉴的人。

  历经五朝

  许将(1037-1111),字冲元,其先祖许令骥为河南固始县人氏,随王潮、王审知入闽,后定居闽清,传至许将的曾祖时,移居福州城东虎园(属闽县),故世称许将为闽县人。

  许将26岁时,考中嘉祐八年(1063年)癸卯科状元,是历史上福州地区第一位状元,也是福建历史上最年轻的一位状元,从此踏上了他长达48年,历经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宋哲宗、宋徽宗的五朝宦海生涯。

  当时正值北宋酝酿剧烈变革的时期,宋朝初期制定的制度已经产生诸多流弊,民生状况开始倒退,而边境上辽和西夏又虎视眈眈。内忧外患的境况促使这些帝王萌生了变法的思想,如宋仁宗推行庆历新政、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变法等,但由于变法进程过于激进,产生了一些弊端,受到保守派的大力阻挠,新法的推行总是时断时续。夹在这个历史潮流中的许将,也在宦海沉浮,经历了三起三落。

  许将是一个文武全才,中状元时,欧阳修读其赋,谓曰:“君辞气似沂公(宋真宗时状元,名臣王曾),未可量也。”

  宋神宗1067年即位后,锐意改革,积极网罗人才。他在召许将谈过一次话后,就立刻授予其集贤校理、同知礼院,编修中书条例等职务,不久又破格提拔许将为右正言,第二天即提升直舍人院,第三天再判流内铨,三日之内连升数级,一跃而跻身王安石变法团队中的重要人物。

  许将没有辜负宋神宗的知遇之恩,上任伊始即崭露头角,发现了选人过程中存在弊端。当时选拔调动人才,先要经过南曹,接着是考功,综合考察没有完善的制度,给营私舞弊留下了空间,而受到不公正对待的候选人也不能向上级官吏诉说。许将上奏废弃南曹,并设公堂接待前来上诉的人,使民情得以上达。神宗采纳了他的意见,将南曹并入流内铨,许将也得以免试升知制诰。

  出使辽国

  1074年,因为边界纠纷,辽国派二十万大军驻扎在代州(今山西忻州市代县),并派遣使者来朝,威胁宋朝想要割走代州。朝廷里负责外交的大臣都不敢前去辽国交涉,宋神宗改派许将出使辽国进行谈判。辽人听说这次来的使者竟然是皇上十分器重的状元,都十分好奇,纷纷“跨屋栋聚观,曰:看南朝状元!”

  许将在出行前先去枢密院查阅资料,对代州事了如指掌。谈判前的射箭比赛中,许将先命中靶心,挫败了辽人嚣张的气焰,在谈判中,不卑不亢,应对如流。辽人见宋朝来使如此态度,反而心生犹豫,一场即将爆发的大战最终消弭于无形。许将此次的不战而屈人之兵,让神宗非常满意,再次升任许将为知审官西院、直学士院、判尚书兵部事。

  许将上任后,政绩显著,系统地整顿了河北、陕西、闽楚等地的武装力量,使得调度有法,不久即被提升为翰林学士、开封知府。

  能文能武

  但锋芒太露终遭人妒忌,不久,许将在处理太学生虞蕃案中被蔡确、舒亶陷害,父子俩被抓入御史府,遭受了一个月的牢狱之灾,并被贬知蕲州。

  第二年,他以龙图阁待制起知秦州,改扬州,又改郓州。所到之处,施行仁政,风移俗易,“三圄皆空”。

  不久神宗便再次起用许将,任命他为兵部侍郎。许将在军事管理上也很有心得,强调兵要隐于权用之表,制度完善、分工明确才能调度灵活。

  当时军队管理十分混乱,官员无能。有一次对西夏用兵时,神宗询问兵马配置的具体情况时,担当军机重任的枢密院大臣竟回答不上来,只有许将能够对答如流。神宗听后大喜,赞叹许将能文能武,更加器重他,以龙图阁直学士知成都府。

  葬于长乐

  元丰八年(1085年),年仅38岁的宋神宗一病而亡,变法戛然而止,以高太后为首的保守党把持朝政,许将也迎来了他人生中的又一个低潮。因为许将经常拿熙宁、元丰变法时期的条例上奏皇帝,被保守党寻衅弹劾,罢为资政殿学士、知定州,移扬州,又移大名府。

  宋哲宗亲政后,起用变法派,许将又得到重用,先后任吏部尚书、尚书左丞、中书侍郎等职。当时章敦为相,与蔡卞等借变法之名,大肆罗织保守派罪名,甚至发展到要挖司马光墓、诛杀元祐诸臣的地步,哲宗以此事问许将,许将说“发人之墓,非盛德事”,“本朝治道所以远过汉、唐者,以未尝辄戮大臣也。”最终哲宗采纳了他的意见。

  后来许将又因推荐章楶为讨伐西夏的大将,复河、湟有功,累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抚定鄯、廓州,加特进。

  徽宗即位后,蔡京把持朝政,排除异己。崇宁三年(1104年),御史中丞朱谔从许将往日的奏章表文中寻章摘句,攻击许将“左顾右视,见利则回,幡然改图,初无定论……强颜今日,亦复偷安……”致使许将被贬谪外放,从此不再被重用。

  政和元年(1111年),许将去世,终年75岁。据许氏族谱记载,许将逝后葬于长乐梅花。宋名臣李纲曾提起许将,景仰之情溢于言表:“文定许公,当仁庙嘉祐中廷对,为天下第一。历事五朝,逾四十载,入位丞弼,出拥节旄,其勋业、行义、经术、文章皆兼备之,为当世之所瞻仰。”

  许将在冯摹《兰亭序》上的观款作于熙宁丙辰孟冬,即1076年的农历十月,当时许将39岁,为翰林学士、知开封府,正是年富力强、春风得意的时候。所书“长乐许将熙宁丙辰孟冬开封府西斋阅”为行楷,字体端庄,笔力劲健。

福州第一位状元许将

梅城荟  2018-03-21 阅读905

闽南状元许将与冯摹《兰亭序》之历史渊源

许将,字冲元,以文武之才、将相之略,闻名于宋、金两国,是福建历史上罕见的人才。现在福州城里的状元府、凤池坊、状元境、凤池书院、东山虎园等地名,都是为了纪念许将而命名。

闽南状元许将与冯摹《兰亭序》之历史渊源

许将出生在福州城东虎园(今晋安区鼓山镇),宋仁宗嘉祐八年(1063)中状元,年仅27岁,成为自隋文帝开皇七年(587年)科举制创立以来福州的第一位状元,其人文武双全,廉洁奉公,深受宋神宗和宋哲宗的器重,曾担任明州通判、兵部侍郎、尚书右丞、尚书左丞等职。

闽南状元许将与冯摹《兰亭序》之历史渊源

为官期间,他支持王安石变法,兴利除弊;出使辽国,并使辽国撤军;爱民如子,深得人心。政和元年(1111)病逝后,徽宗皇帝亲书墓表“两朝弼亮,翊赞良臣”。

闽南状元许将与冯摹《兰亭序》之历史渊源

据许氏族谱记载,许将初葬长乐梅花,为他守墓的子孙众多。许将的守墓裔孙在梅花繁衍生息,许将葬于梅花200余年后,明洪武十年(1377年),因江夏侯周德兴奉命造立城池,“状元墓”迁葬福城郊区新店镇涧田村泉头山。

许将的墓虽然迁移走了,但是当初为他守墓的子孙却爱上了梅花秀丽的山水。许氏子孙因此留在梅花繁衍至今。

许将第十二世嫡孙许荣,明永乐间任职梅花千户所,筑梅城,平海患,治军严谨,望重绩显,诰赠“怀广将军”,卒葬梅花马筹山(今火焰山),墓今在。

许荣将军生子二人,长子许平伸(其后裔主要居梅花),次子许平仲(迁居梅庄)。

次子许平仲自幼随母肇迁距梅花城六里路的鲤鱼山旁居住。历代先人暴霜露,斩荆棘,开基架屋,繁衍生息,现有五百余户,是许将后裔的主要聚居地。因迁自梅花得名梅庄,今属文岭镇文岭村,梅庄是河里、新园里、海塘下三个自然村的统称。梅庄大都是许姓,现建有梅庄许氏宗祠,二楼有“许将史迹纪念馆”。

现梅花镇还有几十户许姓人家,是最早迁居梅花镇的姓氏之一。现今除梅花、梅庄外,梅阳(金峰凤洋村)、麦朱(湖南镇)等地许姓人家皆是梅花迁出的许将后裔……

闽南状元许将与冯摹《兰亭序》之历史渊源

梅庄许氏宗祠

闽南状元许将与冯摹《兰亭序》之历史渊源

许将 手迹

注:许将在冯承素摹《兰亭序》后的题名,该卷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许将在冯摹《兰亭序》上的观款作于熙宁丙辰孟冬,即1076年的农历十月,当时许将39岁,为翰林学士、知开封府,正是年富力强、春风得意的时候。所书“长乐许将熙宁丙辰孟冬开封府西斋阅”为行楷,字体端庄,笔力劲健。

闽南状元许将与冯摹《兰亭序》之历史渊源

凤池书院(福州一中前身)

注:系以宋代丞相许将的故宅“凤池里”为名,该书院的地点就在福州三牧坊,现为福州一中的校址。所以现在福一中的前身,就是“凤池书院”。

梅城荟  出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闽南状元许将与冯摹《兰亭序》之历史渊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ubb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