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不断进化的思维形成

不断进化的思维形成

作者: 尘世知行者 | 来源:发表于2018-12-10 06:45 被阅读15次

寻求自身突破可以是习惯,从微小的迈出舒适圈做起,关键就是养成探寻自身无限可能的乐趣和习惯。

每天睁眼的第一个问题可以是:我今天有什么新的可能?

曾国藩说“自胜之谓强”,每天有微小的突破,这就是自胜的过程,曾公举例“如不惯早起,而强之未明即起;不惯庄敬,而强之坐尸立斋;不惯劳苦,而强之与士卒同甘苦,强之勤劳不倦”,从平时最不习惯的一点点做,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讨厌的点,也肯定憧憬过惊才绝艳、光芒四射的自己,那何不从现在就开始做呢?

我自己在十余年前刚开始了解孙正义的时候,从他的自传里学到了受益终生的一招:倒推法,想自己有什么样的技能,有什么样的形象,不妨大胆想象,然后很细致的写下来,细细分析达成所需要的因素条件,然后每天按步执行,当然最开始全部都是以失败告终,主要原因是想的过大,每天执行起来不具有可操作性,但这是一个不停矫正的过程,让我学会了怎么制定一个可行性很高的方案,也养成了极其务实的性格,放弃宏大空想,步步落实、以小积大的反馈实在太美妙了。不再想着成为内力深厚的大侠,但每天可以进行至少一刻钟的冥想;不再幻想学这样那样的武功,但每天可以练十分钟的八段锦;不再臆想自己成为泼墨如云的书法家,但每天可以端坐在书桌前临摹一小时的法帖,果然,这三样成为我持久最久、还要持续终生、给我带来极大好处的习惯。

我知道自己是可以把一些事情持续不停的,也通过这些事养成最重要的不断进化、不成长不舒服的核心理念和生理本能。

幻想也不是全无好处,在幻想往现实的矫正过程中,衍生出一种极限思维。很多不切实际的目标想要完成是远超自身能力资源范围的,在无奈放弃的时候会留下不甘心的种子,有的可能一辈子也无法实现,但也有很大一部分伴随着成长就有实现的可能,这本身就会形成一种隐藏的力量在促使自身不断突破极限,这种力量无处不在,可能映射到日常的任何一个层面。

比如我有严重的恐高症,站在二楼就开始发晕,极限思维就会不停怂恿自己挑战一下,一开始不敢,但架不住总有个声音在用各种方法挑动,于是就会在某一刻尝试挑战,坐到了二楼的窗沿上,我很清楚的记得当时全身发僵的感觉,但总算是做到了,然后极限思维就又鼓动既然做到了二楼那为什么不尝试三楼呢?后来就是三楼,再四楼,再五楼,一直到十八楼,我吓到大脑混沌、全身麻木,坐在窗沿上伸出去一条腿,另外一条怎么也动不了,最终放弃,我每次都会无比恐惧,但都会尝试挑战自己,而且整个过程一直都会有巨大的恐惧,恐惧到生理上无法正常行动,那种一边恐惧一边咬牙在做的分裂感实在是爽。到了十八楼再也不敢尝试,极限思维给自己找了个台阶下,就是不当特工和其他需要克服恐高的职业,这种尝试没有现实意义,那就找一个有长远好处但需要克服恐惧的场景来挑战,最终选的是:当众演讲。

极限思维就是这么一种督促自己不断挑战极限的底层逻辑,有的时候很疯狂,比如战胜恐高;有的时候很务实,比如当众演说,早起等;大多时候介于两者之间,看着不可思议,其实有相当大的可行性,比如辟谷,减重几十斤,以及一次次的跨界转型。

这就是以进化为乐理念的底层思维,终身受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断进化的思维形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ubl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