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让生活美好读书读书志
100本阅读计划之第六本—《季羡林谈国学》

100本阅读计划之第六本—《季羡林谈国学》

作者: 2017做一件大事 | 来源:发表于2017-02-16 21:05 被阅读68次

    我意识到自己阅读面很狭窄已经很久了,但是每次借书的时候还是向自己喜欢的书伸出手来。这两次借书终于有所改变,《季羡林谈国学》是迈出的一小步。

    季羡林

    从小到大,一直有接触季羡林的文章,但是让我真的说出一本书名来,却不能;一直觉得自己挺了解这个作家的,真的说起详细的背景,却也不能。惭愧,就从这本书开始了解这位生前被称为“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的大师吧。

    但是看到书名的时候,的确挺头疼。国学这个词实在是太大了,内容又太深,没想到季老先生将这个主题表达的深入浅出,内容化繁为简,像佛学、禅宗这样的学术论著,文字也很朴实易懂。用最简单的文字表达最深刻的意境,大师的作品,往往都是这样。

    既然是谈国学,最先应该了解的,就是到底什么是国学。国学,一国所固有之学术也,也就是中国的学问。季羡林提倡“大国学”,不仅仅是传统学问要研究,“发思古之幽情”,否则就变成“国故”了,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的精神文化,也是国学的重要内容。

    国学也不仅仅是文学,更多的是精神力量,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是爱国主义。闻一多曾经说过“20世纪的少年要有20世纪的思想,那就是爱国主义思想”,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闻一多发表慷慨激昂的爱国演讲,次日就被暗杀。

    从小学第一节语文课接受爱国主义的熏陶开始,爱国主义就一直被年轻一代调侃。我们这一代,没有经历民族生死存亡的考验,往往觉得爱国主义非常虚妄。

    我个人的理解是,不崇洋媚外,不自怨自艾,不自我贬低,认可中华文化,也是当代爱国主义的一个表现。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列强侵略史,中国人至此产生了民族自卑心理,许多国人都觉得外国的月亮比较圆,事实并非如此,也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大中华的民族魅力,可喜,共勉。

    我对国学没有任何的研究,也就没有什么发言权了,在这里还想谈一谈的,是从这本书中季老先生体现出的特质。

    第一个非常明显的特质,谦虚。

    季羡林于1911年出生,《谈国学》这本书里收录的多是20世纪末这个时间段作者写的文章,也就是一位耄耋老者终生的学问之精华的集合。“我这样性格的一个人,是颇有点自知之明的”;“我愿意充当一个马前小卒”;作者在北大开有关国学的讲座,座无虚席,他说原因在国学的魅力吸引了燕园莘莘学子。这样的表达在书里可以找到很多,如果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小生,这么说是很适合的,然而越是大师,却越是谦卑、虚心,令人感慨。

    第二个是令人惊叹的知识面。

    季羡林先生精通12国语言:汉语、南斯拉夫语、梵语、阿拉伯语、英语、德语、法语、俄语、吐火罗语等,翻译了大量作品。关于学术研究,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

    他曾经提及在德国同时学三门语言的情况,笑称“简直是自我折磨”。

    我能说吐火罗语我是第一次听到吗?国家有这样的人才,是大幸。和大师没有可比性,但是要学习。

    季老先生曾经说过,做学问不问有没有用,只问精不精。然而我现在还在问有没有用这样的层次上,是很功利的。

    想起今天看到胡歌最新的一条新闻,说他2017年息影,前往美国学习深造。公众对胡歌的评价一直非常正面,我对他的了解也是网上大家都了解的那些,但是这样的新闻还是像一股清流,让人觉得舒服。

    胡歌今年35岁,算是新晋大叔,演技颜值虽然一直在线,但在小鲜肉层出不穷的娱乐圈,放空自己,用一年时间来读书,胡歌想必自己也权衡过利弊,放弃功利,做出了忠于内心的选择。

    对他人的羡慕,其实也是自己内心需求的一种隐射,现在的自己,很渴望能扎入学习之中,纯粹的为读书而读书。

    《谈国学》让人开眼界,季老先生的人格魅力,影响会更深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00本阅读计划之第六本—《季羡林谈国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ufhw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