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读书
宗教或信仰都是人类精神的麻醉剂

宗教或信仰都是人类精神的麻醉剂

作者: 快乐大拙 | 来源:发表于2020-05-31 06:40 被阅读0次

读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关于宗教的书《季羡林谈佛》,在书的代序“我和佛教研究”中说:“我从来没有信过任何宗教,对佛教也不例外。”他还结合自己几十年宗教研究的经验指出:“对世界上的任何宗教,只要认真地用科学方法加以探讨,则会发现它的教义与仪规都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都有其产生根源,都是人制造的,都是破绽百出,自相矛盾的,有的简直是非常可笑。因此,研究越深入,则信仰越淡薄。”

我一直认为,宗教都是骗人的。列宁同志说过:“宗教是麻醉人民的鸦片,——马克思的这一句名言是马克思主义在宗教问题上的全部世界观的基石。”

马克思有一段关于宗教的经典语录:“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现实苦难的抗议。宗教是受压迫生物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心灵和无灵魂条件的灵魂。它是群众的鸦片。”

但是,纵观世界人类信宗教的占大多数,只有中国除外。因此有此文的题目。也才有如下句:没有宗教和信仰,人类将有半数的人的思绪悬在半空,精神无着无落。

可能有人说:人们不都是生活在现实里吗?可是现实是什么?现实就是“无常”,你生活在“无常”中,你能安宁吗?整日的战战兢兢、心神不定,既你渴望天上掉馅饼,更多的是担心各种不能把控的“不如意”。

宗教给人以更远的遐想,给人以安慰;人们可以为自己的信仰而活着。

人们生活在“不如意事常八九”的现实世界中,面对不如意,总得有个法子来过去“这道坎”呀。就像天下冰雹,我们这里老百姓叫“脖子(音)”,怕砸坏辛苦劳作的庄家,就要它停下来,怎么办?从厨房里把菜刀拿出来,放在外边,叫“割脖子”。这和烧香磕头的祈求是异曲同工。

不识字的农村老大信佛信主,问她为什么信这个,她会说:“可以消灾避祸,可以延年益受。”到底怎样,天知道。更有的宗教告诉人们,现在的不如意,是前世的过,本世经历磨难是消除前世的“孽障”,也是为来世进入美好的天堂。

马克思对宗教还曾说过,宗教是有宗教需要的人们所创造的。所谓“宗教需要”,或许是真正的需要,或许是虚幻的需要,也许是麻醉的需要,这都是“需要”。

相关文章

  • 宗教或信仰都是人类精神的麻醉剂

    读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关于宗教的书《季羡林谈佛》,在书的代序“我和佛教研究”中说:“我从来没有信过任何宗教,对佛教也...

  • 信仰是一种向往

    信仰是什么?信仰是向往一种精神。 宗教信仰就是一种宗教精神。宗教中最重要的,就是宗教精神,而不是某种形式。所以,信...

  • 信仰1

    所谓宗教、信仰,是鼓励自己、振奋自己的至高精神力量。——池田大作 什么是信仰? 百度上:指某人自发对某种思想或宗教...

  • 宗教…

    天堂、宗教、信仰,是富于幻想的人类为自己的灵魂建造的精神家园。这个“家园”,对于人类是不可或缺的。 ...

  • 碎碎念14

    说起信仰,会想起宗教,想起祷告,想起念佛等。“信仰”的概念我还是重新诠释一下:信仰是人类对于过去或未来等“不同时间...

  • 如何描绘宗教信仰——《冈仁波齐》观后感

    宗教信仰,是人类文化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当今世界上,几乎没有哪一个人类生活聚集区没有宗教信仰。宗教信仰...

  • 每一个热爱艺术的人都是“宗教狂”——艺术中的“宗教精神”

    宗教精神 克莱夫·贝尔认为艺术和宗教都是超脱现实的精神世界,带给人或喜悦或迷狂。艺术家对艺术的痴迷...

  • 回归

    人类所有的形而上思考、宗教信仰、艺术活动,都有一个或理性、或神秘的原始驱动力——对灵魂的关怀。或期望、或相信灵魂不...

  • 大历史课堂笔记6月--宗教&农业

    第十三课 宗教及其缘由 1、宗教信仰是一种强大的意识形态 已有的资料,未必是关键的。上古人类的精神世界,无从考证。...

  • 信仰

    关键词:信仰 信仰(belief)是信仰是心灵的主观产物,宗教或政党起了催化剂的作用。对于人、事、物、宗教、政治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宗教或信仰都是人类精神的麻醉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gokz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