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为什么要写作呢?
有朋友给我留言:我看了你的文章,阅读量平均也不过三四百,说明你的公众号做的不怎么样啊,你何苦每天拼命挣扎呢?
意思是你也不咋滴,哪凉快哪待着去吧。
这真是人狠话不多,杀人诛心啊。
的确,我尽管号称粉丝过万,但实际文章的阅读量一直不高,也就二三百。偶尔话题对路,出了一篇所谓爆款,阅读量会有过千,这不过是瞎猫碰上死耗子。
我也曾想过这问题。写公众号能赚到钱吗?不可能,最多不过是一点早餐钱。因为我的本职工作是做教育,自然写的内容主要是关于教育的话题,而关心教育的人很少,所以受众面很窄。
虽然我也会写小说,写生活散记,编寓言故事,写一写风花雪月,编鬼怪奇闻故事。可是,我不太愿意写那些,因为我是教育者,我的职责是教书育人。
02为什么我们经常困惑?
老话说得好,在教言教,在商言商。我也不愿被人说整天不务正业,光想着写文章。
我也劝过不少老师要坚持每天读书,也曾给一些老师送过书籍。然而人微言轻。当面承诺回去一定要读书的老师,并没有坚持。一次偶然发现,我送给一位朋友的书,一年过去了,书上的塑料薄膜都没有撕掉。
你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同样,一个人如果没有成长的迫切愿望,没有被现实碰得鼻青脸肿,他是不会觉醒,更不会主动成长,一切说教都是枉然。
教师的成长,最重要的是认知觉醒和成长规划。当一个人,明白了自己为什么要读书学习,知道了如何像名师一样上课做研究,理解为何要写作实现成长突围,他才会真正的实现专业成长。
可是,刚参加工作的老师,好一点的学校会给你安排一个师父,带着学习如何备课上课管理班级,但教育上的师徒和艺术届差别很大。虽有师徒名分,却几乎无实际行动和真正的帮扶。
工作十多年的老师,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班级管理,都游刃有余,得心应手。在单位基本上属于挑大梁,不说是名师,至少是区域名师。但我们自己内心清楚,总感觉似乎还有点欠缺,缺什么?自己也不清楚。
人过中年的所谓的“资深”教师,工作二三十年,有时会和自己学生成为同事。虽然一天忙忙碌碌,可是总有点空虚感。这一年,我干了些什么?自己也说不清楚。
03我们的路在何方?
青年教师,需要通过读书写作厘清思路,反思工作。骨干教师,需要通过写作,打破成长瓶颈,提升专业素养,实现成长突破。
“资深”教师需要通过读书写作,总结自己的课堂教学经验,记录日常工作实践,站在专业角度思考问题,运用教育智慧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做好教育传承。
如何突破教师发展的高原期?闫学老师说,解决教师专业成长最好的方法就是写作。
为什么我精心挑选的书籍没人看?
为什么我劝人读书对方一脸不屑?
为什么有老师工作一塌糊涂却整天牢骚满腹?
因为他还没有认知觉醒,因为我本人什么也不是,因为思想格局没有打开。
所有的成长总要付出代价。教师的成长也是如此。我曾幻想,如果人生再来过一次,我还会浑浑噩噩一二十年吗?
写作,不仅仅叫醒一个个还在装睡的人,也在促使我个人不断成长。最好的开始就是从今天开始。
这就是我坚持写作的意义。我企图叫醒每个沉睡的巨人。
没有真正的认知觉醒,所有的说教都是耳边吹过的风天上飘落的雨;没有真正的认知觉醒,所有的培训都是当时热血沸腾过后风平浪静;没有真正的认知觉醒,所有的努力都可能是一时冲动却无法长久坚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