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阅读,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没有专业阅读,就无法造就真正的教师,一位教师的阅读史,不仅是他教育气质的底色,也是他教育的蓝图。学校在“明德健美,好学力行”的校训和“博学善教,创先争优”的教风引领下,一直坚持打造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教风朴实的师资队伍。
为此,学校通过引进电子阅读资源,开展全校性的共读一本书,撰写读书心得,名师引领读书会等活动来促进教师阅读。
共读增进交流,激发阅读动力
学校加强图书室的建设。学校结合办学特色及教师的阅读需求,在图书的选择上融入更多教师所喜爱的书籍,并注意提高藏书品位,办出特色。完善图书管理制度,简化借阅程序,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为教师提供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和条件。建立办公室图书库。为了弥补教师书源的不足,办公室搭建书柜,为教师提供文学、管理、教学艺术等方面的书籍,教师还将自己的书籍放在柜里进行好书漂流,资源共享,有效促进教师阅读习惯的养成。
近年来,我校组织教师共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西游记》《爱的教育》《道德经》《做最好的老师》《静悄悄的革命》等书籍,大家在一起交流所感所悟,共同反思,相互解惑。共读经典名著的过程,让大家丰盈了生命,改变了教育方式,身心得到了成长。
自读经典书籍,点亮一盏教育心灯
一起经历书墨馨香的同时,自读一本经典书籍更能激发自我阅读的需要,开阔视野。我们将读书活动与当前教育和教学改革的实践活动联系起来,与自己日常教育和教学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在反思中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科研能力和运用理论处理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努力转变思想观念、思维模式,进行教育创新,做到“读”有所悟,“悟”有所用,“用”有所得。如果说教学方法是常教常新的“流”,那么知识内力才是永远不息的“源”。在儿童课外阅读指导中,我校教师深入学生课外阅读指导课的研究,探究课外阅读指导课的有效模式,如读物推荐课,阅读方法指导课,读物欣赏课,读写点拨课、汇报交流课等,探索适合不同年级学生特点的课型模式,通过各种阅读指导课,激发教师对儿童文学的热爱,促使语文教师关注并亲近儿童文学作品。教师们在一次次赛事中硕果累累。九位教师班级读书会教学设计比赛中获奖,六位教师在儿童文学阅读论文大赛中获奖。两项读写成果亮相珠海教博会。
反思教育方法,书写班级故事
在教学中如何运用读过的教育经典名著中教育家的理论去分析、去解决自己在班级中所遇到的问题,是教师在阅读中不断学习和反思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要相信孩子》,告诉我们:我们的教育对象的心灵决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因此,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让它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于是,本学期的教学反思改革中,教师每月撰写一篇教学札记、随笔、教学得失、教学案例,教师们畅所欲言,教学得失、帮扶心语、阅读领航......篇篇经典,字字玑珠。键盘敲击着教学和生活的心路历程,文字中留下各自成长的足迹。
开展教师读书活动,丰盈教师的生命
为打造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学校学习型组织,学校以读书活动为载体,每学期每位教师“读完一本教育专著,写好一篇读书心得,参加一次交流活动”。积极为教师搭建交流读书体会的平台,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改革评价标准,对比发现自己教育思想、教学行为之不足,能够进--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锻造研究型教师队伍,让教师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本学期 “爱阅读讲坛”活动的开展,让老师们之间形成进取、互学的氛围,激发出智慧的火花,启迪教育教学的灵感,也能切实解决部分教育中的问题。
总之,通过引领教师阅读经典书籍,并使之成为教师自身成长的好助手,这样的共读、自读、反思等阅读策略,能促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达成,能更好地实现基础教育的内涵发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