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了一个专题,电影。记得有个男士在《非诚勿扰》节目中说自己闲暇时爱看电影,看过几万部,我觉得有些夸张,一个非专业从业人员,按一万部电影,假设平均一天一部,也要将近30年时间,可他是来相亲的,30岁还不到,几万部,是太夸张了。孟非当时在脑子里算数,但是没有质疑,理解,他们的数学概念都不太好。
一个人觉得在某一方面觉得自己积累很多,没有具体统计过,猛然间用到量词,可能都会无意识的夸大了自己的积累。例如读了多少本书,看了多少部电影,去过多少个城市等等诸如此类。
我也是觉得自己看过不少电影的,但猛然间用个量词想一想,我也说不上用什么量词,几百部应该是有的吧,一千部得算一算了。平均一个月看4部,一年看48部,三十年应该超过1000部了。但好像平均一个月4部也挺多的了。这得算上自己下载和买过的那些没有剧情的小电影,还得算上以前上学时,在录像厅里看过的那些香港武侠片了,哥哥带我看过很多,不过这些已经都叫不上名字了,基本上都是一个套路。
真正觉得自己看了不少电影,应该是家里刚买了大电视以后,大概是2013年前后,买的索尼55寸的旗舰机型,配上机顶盒,几乎每个周末的晚上都会去找一两部电影来赏析,那时候觉得好电影挺多,大多是那些没有在国内院线上映的外国影片,各个国家的都有,儿子一定是喜欢看变形金刚之类的,我和爱人喜欢看有故事脉络情节的。片名现在到一时难以想起几部,记得有一部《CELL》,因为当时看完觉得好,把它记录在了微信上。慢慢的,也不知是年龄阅历的改变,还是看过的电影多了,觉得再想找到一部有吸引力的影片越来越难,技术已经限制了导演们的创造力,人性拍来拍去就是哪几类。这时想到了2018年上映的《无名之辈》,看宣传片的时候期望老高了,因为又是陈建斌投资并主演的,看过他自导自演的第一部电影《一个勺子》,非常不错。本以为这部应该是和陆川《寻枪》一样把一个小事讲的很精彩的电影,可是这个《无名之辈》仅仅是点评和宣传剪辑很精彩。不能怪演员,是编剧和导演的问题,废了任素汐的《驴得水》的盛名,章宇的表演还是如同《我不是药神》,陈建斌依然稳健。电影的主题曲选的很好,毛不易应该为此片带来了不少流量,但我好像真的没有看出宣传片所宣扬的小人物的人性挣扎等等感觉。
不批判,我开这个专栏是想写自己看过的一些好电影,并把其中的精彩片段和带给自己的触动和感悟记录下来,没想到第一篇就有点跑偏了,下一篇从下一部电影开始,也许是老电影重温,也需是新发掘的一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