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尊

作者: bibibibiiii | 来源:发表于2020-02-22 21:42 被阅读0次

独立完整的自尊体系——教育最主要的核心

自尊的重要性——如果你认识不到你的自我价值,你感受不到自己的自尊,生活将会苦不堪言。

当一个人没有足够的自尊水平的时候,他会出现大量的保护栏行为。

保护栏行为——抱怨,发怒,埋头工作,成为工作狂,自吹自擂,信口雌黄,喜欢酒精毒品。

这些非常糟糕的行为衍生下去都会发现是人类的一种保护栏行为。自尊水平不够高就会导致出现这些保护栏行为。

4岁之前的孩子的自尊水平的表现主要来源于父母怎么对待他。

4岁以后,暂时没有定论,认为自尊水平和人的行为之间是相互影响的。

环境和自尊水平之间,隔着认知和想法。

认知ABC模型:通常人们会认为诱因时间A直接导致了人的情绪和行为结果C,其实在A到C之间,还有一个对事件的看法B,所以说,你对事件的看法才真正决定了你的情绪和行为结果,而不是事件本身。事件的发生不可控制,但最终如何做、你快乐或者是不快乐,取决于你怎么想。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并不是所有有钱人,自尊水平就高,也不是所有穷人自尊水平就低,这中间隔了一个认知。如果认知是健康的没看问题的角度是健康的,那自尊水平就不太会受到外界的影响。

自尊低产生的原因:病态的批评(往往来自于自己最亲近的人)。这种声音不断回响在自己耳边,慢慢变成自己自己批评自己,而且我们自己批评自己会比别人批评自己来的更狠。

应该军火库:你应该,你本来应该等等。

决定了这些糟糕的不良的感觉主要来自五个要素:导致一个人自尊水平低下的主要来源。

第一个要素:将批评与道德挂钩的程度。

第二个要素:混淆行为和实质的程度。这件事没有太严重,批评的人把这件事放大到了一个更大的境界。

第三个要素:禁止手势的频率。总是否定不让做一些事。

第四个要素:禁止手势的一致性。

第五个要素:禁止手势源于家长情绪的频率。(因为家长自己的情绪不好,把情绪引导孩子身上)踢猫效应。

人会对被批评这个事情上瘾,不定期的反馈(原理)——老虎机

和别人攀比也符合这个原理。批评还具有安慰的作用。

解除批评者的武力:他最大的威力是鬼鬼祟祟。

首先发现他,盯着他看,就跟情绪是一样的,如果你可以盯着这个情绪看,那你就是这个情绪的主人。在情绪不好的时候,深呼吸,放松,关注自己的压力,留意脑海中出现的每一个词,发现以后第一步揭穿他的真实目的。第二步顶嘴:强调代价,讲出自己的肯定价值。第三步让其失去用武之地。

去融合:去掉融合。就比如说你说我很糟的时候,我和很糟糕是没有分离开的,而是变成我正在想我很糟。

正确的评估自己:

列举自己的缺点的时候,不要夸大自己的缺点,要客观。适时找出自己的优势。

列举自己的优点,找不出来的时候,找偶像的优点。

三种谨记自身优势的方法:

日常肯定

提醒标识

主动整合

可以让我们逐渐客观的认清自己。

当一个人的自尊水平出现伤害的时候会出现一个认知扭曲:这个认知扭曲就是当自己在看外部世界的时候,眼睛上蒙上了一个哈哈镜。这样看到的世界跟客观都偏离乐。保持相对的客观,是一件很难得事情。

认知扭曲里面包含:第一过度总结,第二贴标签(自己和他人),第三过滤:好事看不到,只看到坏事。第四就是二元对立,要么是好就是坏。第五以自我为中心。

对抗认知扭曲得方法:三栏式方法,第一栏自我陈诉,第二栏扭曲想法,第三栏反驳语句。

举例:自我陈述,我去参加舞会,别人会嫌弃我

扭曲想法:读心,你的推理。

反驳得语句:他们怎么想我既不知道而且也和我无关。

注意的点:

第一反驳一定要果断。想像一个支持者帮你说话。找到一个能够给你带来正能量的对象,让他帮你做这个反驳。

第二去融合。当你能够对那个批评你的人,表达出一声谢意的时候,状态强大了很多。

第三同情心:自尊的实质是对自己的同情。

同情是一种技能:

第一步:理解,没有理解谈何同情。能够理解心中的批评者怎么产生的。

第二步:接受,一个人看不惯自己内心的地方,就是这个人看不惯世界的地方。面对自己心中不好的地方,接受那些不好的地方。学会接纳自己

第三步:宽恕。

对他人的同情也会带来自己自尊水平的提高,也会相应的帮助他人的自尊水平的提高。

价值:

很多人自尊水平低是因为觉得自己没有多大的价值,没有为这个社会做出什么太大的贡献。

如何正确的看待自我价值:

第一理解价值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将其丢出窗外。这是经不起推敲的。价值这个东西并没有那么容易衡量。

第二明白人的价值量是平均分配的。平均价值量的概念,每个人的重要性是足够大的。都是一样的。

第三感受自己的价值:尝试着去感受自己的价值,感受自己给别人带来的东西。

第四用同情的视角正确的审视自己:知道自己在努力,知道自己不容易,理解自己所犯错误的根源。

怎么反抗应该的暴政:

人生信条,每个人的人生信条每个人的价值观来源于我们对爱和认可的需求。人生信条的不同会导致我们看待同一件事情时候的出不一样的结论。

判断价值观的四个标准:

第一灵活可变,可以随着学习,不断的调整的东西。

第二内化于心

第三符合实际

第四能提高生活质量

首先发现应该,然后形成口头禅,进行对话。当遇到真的应该的时候,尊重他,做一些赎罪性的行为,之前没做到 现在我努力去做,这样方便帮我们回归到健康的价值观,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力量。

自尊水平不够的人,还会遇到错误的问题,自尊水平不高的人,会给人极度的批评。

首先要意识到错误是良师,错误能使人成长、改变认知。错误可以带来经验和学习。错误是一个警告。当你认为错误是良师和警告的时候,你会意识到错误是生活种必不可少的配额,是真实生活的先决条件。要想生活中一个真实的世界里面一定要接受这个世界是有错误存在的,是不完美的。而且错误永远不在当下。当下没有错误,只有过去以后才发现错误。因此不断的痛苦责备自己对于改变错误实没有帮助的。

对错误最有帮助的是,写下错误,从这件事里写出你最看重的事情,然后接纳和改变。

面对别人的批评的时候。

首先要知道批评是他人屏幕上的投射。每个人的屏幕是不一样的。

无效的回应:

第一咄咄逼人型

第二被动承受

第三混合型

有效的方式:

第一承认

第二如果你觉得对方讲的并不完全对,含糊。部分同意,同意可能性,同意原则。

第三探究,如果真的不接受不能理解不知道怎么回事。

对于低自尊水平的人来说还有一种现象:经常委屈自己,不愿意提需求

学会提出需求。

以你开头的信息很容易吵架。改成以我开头,实际上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你最能了解的也是你的需求和想法,多去说出你的需求和想法。

当我们处在人生低位的时候,我们看待生活中种种的问题都会放大,因为你的站姿很低,你看到这些是都是了不起的事。只有人生实现了位置的跃迁,看到这些事情才会觉得没有那么痛苦。

所以只有通过提高自己的自尊水平,才能改变自己在人生当中的位置,位置改变了才能重新看待自己整个人生的生活状态。

相关文章

  • 【读书清单】《恰如其分的自尊》

    001 自尊分为高自尊和低自尊,继而根据稳定性分为:稳定的高自尊、稳定的低自尊、不稳定的高自尊、不稳定的低自尊; ...

  • 分享

    自尊分为三个层次:依赖型自尊、独立型自尊、无条件型自尊,依赖型自尊的人过多关注外界的评价;独立型自尊的人关注自我的...

  • 家庭教育分享

    自尊分为三个层次:依赖型自尊、独立型自尊、无条件型自尊,依赖型自尊的人过多关注外界的评价;独立型自尊的人关注自我的...

  • 微友感悟

    ❤️ 教育的底线是呵护孩子的自尊!那么自尊在哪里呢? 自尊藏在孩子的缺点里, 自尊藏在孩子的不足里, 自尊藏在失...

  • 自尊在哪里

    教育的底线是呵护孩子的自尊!那么自尊在哪里呢? 自尊藏在孩子的缺点里, 自尊藏在孩子的不足里, 自尊藏在失败的过程...

  • 自尊发展的三个阶段:依赖性自尊、独立性自尊和无条件自尊

    每个人的自尊都会经历三个阶段:依赖性自尊、独立性自尊和无条件自尊。 1、依赖性自尊。所谓依赖性自尊,是指依赖他人肯...

  • 读书摘抄2022年3月31日 坚持分享第171天

    自尊体验可以区分为高自尊、中等自尊和低自尊三个等级。高自尊与以后对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相关,而低自尊则与以后的情绪不...

  • 唤醒我们的高自尊

    自尊,亦称"自尊心"、"自尊感",关于自尊有很多专家学者给出了不同的定义。比较主流的定义一种是认为自尊是自我尊重,...

  • 2019-08-15

    今天看了一本书,叫《恰如其分的自尊》,才发现原来自尊发,稳定的低自尊和不稳定的低自尊。稳定的高自尊和不稳定的高自尊...

  • 自尊≠自尊心

    在我以前的认知里自尊心和自尊是一个概念,但在昨天的实操班课程里让我对有了新的认知。 自尊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别人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自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umrq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