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我们仨》有感

读《我们仨》有感

作者: 安翾 | 来源:发表于2016-09-16 22:23 被阅读0次

      今年的5月25日,著名的文学家、翻译家杨绛先生(钱钟书之妻)于凌晨逝世,享年105岁。怀着对先生的缅怀与崇敬之情,我拿来这本承载着她对丈夫与女儿太多思念的《我们仨》,细细读来……

     《我们仨》是杨绛先生在92岁时所著,这部书以简洁而沉重的语言,回忆了先后离她而去的女儿钱瑗、丈夫钱锺书,回忆一家三口那些快乐而艰难、爱与痛的日子。

     

封面

书的扉页上写着这样几句话

       “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杨绛”。

        是的,正如上所说,书中记述了“我们仨”共同走过的一段悲怆而温暖的旅程和一个人思念我们仨的凄美情思。全书想要向读者表达的是:家庭是人生最好的庇护所。家中每个成员正如杨绛书中写的那样——

        “碰到困难,钟书总和我一同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瑗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

      杨绛,作为一个妻子,一位母亲,为丈夫和孩子倾注了全部的心血,付出了所有的爱。“拙手拙脚”的钟书“做了坏事”,打翻了墨水瓶,妻子说:“不要紧,我会洗”;钟书不小心把台灯砸了,妻子说:“不要紧,我会修”;钟书把门轴弄坏了,妻子说:“不要紧,我会修”。

     

女儿钱瑗

      女儿圆圆,一向孝顺父母,对父母百般体贴。“圆圆也肯委屈,能忍耐”。小时候,圆圆十分乖巧、听话。“阿媛长大了,会照顾我,像姐姐;会陪我,像妹妹;会管我,像妈妈”。她始终是父母的安慰、父母的骄傲。

   

钱瑗给杨绛写诗

     钱钟书,在家人心目中,他是家里最需要照顾的“孩子”,然而他的感情是细腻的,他对待妻子和女儿是温存体贴的。在生活中,“他肯委屈,能忍耐。”他和妻子一起学做菜,一起去“探险”——在散步中寻找生活的乐趣。他长期为妻子做早餐。他与妻子、女儿一起风雨同舟、患难与共。他是女儿最好的“哥们”。

      杨绛的作品就像她的为人一样谦逊朴实。在杨绛的作品中,他们一家确实是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家庭。正如书中所说:“‘我们仨’其实是最平凡不过的。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

   

读《我们仨》有感

       然而,正是透过这平凡的家庭、琐碎的事情,我们看到了中国知识分子不平凡的人生追求、精神风貌和人格魅力!

相关文章

  • 暑假阅读 《我们仨》——杨子钰

    ”我一个人怀念我们仨“ ——读《我们仨》有感 好词: 黄昏薄暮 苍苍茫茫 寻觅归途 历历如真 没精打采 不甚经心 ...

  • 我好像读到了假的杨绛

    我好像读到了假的杨绛 ——读《我们仨》有感 《我们仨》是我买书时用来凑钱数的,诚然我是杨先生的粉,又自诩她的师妹,...

  • 读《我们仨》有感

    杨绛,暂且称呼她为先生吧。用哀而不伤的笔调,细致的追忆了'他们仨的过往,如幻灯片般放映在眼前,一切都历历在...

  • 读《我们仨》有感

    “不要紧”的力量让人心安。 就像小时候,无论遇到什么事情,只要想到有爸爸妈妈在,无论事情多大条,心都不会慌。终其一...

  • 读我们仨有感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我们所谓的家只是旅途上的一座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 读《我们仨》有感

    这几天在出差的路上读完了杨绛先生的《我们仨》书籍,整个文字读下来很美,透过文字能感受到他们一家人的和睦,文字里没有...

  • 读《我们仨》有感

    “这是一个“万里长梦”。梦境历历如真,醒来还如在梦中。但梦毕竟是梦,彻头彻尾完全是梦。”杨...

  • 读我们仨有感

    一本好书就象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给我们诸多启示。 《我们仨》是钱钟 书夫人杨绛撰写的家庭生活回忆录。 19...

  • 读《我们仨》有感

    去年,杨绛先生的逝世引起世人瞩目,无数中国人民感到甚是惋惜,中国文学史从此失去了一个宝贵的财富。素闻杨绛先...

  • 读«我们仨»有感

    2017经济学院 谷会双 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我们仨》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upie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