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在读的你有没有看过这部剧。
一部家庭剧。
主人公雅也小时候父母离异,离开故乡,跟随母亲回老家生活,假期也会去父亲那里生活。雅也一直想要离开,想要去往向往的东京。大学的他就去了东京,但是过着特别不好的生活,最大的陌落是最爱看东京塔。后来成为一名插画师才有所改变,这个过程中一直穿插着癌症的母亲的各种细节。
我被击中,完全是因为雅也的母亲,那个正在经历病痛也支持的孩子的母亲。
剧照里面有一张雅也牵着母亲过马路的照片,是我看剧的开端。
母亲涂了鲜艳的口红,牵着过马路的瞬间,仿佛进入时光隧道:斑马线变成铁轨,落雪的东京塔,午夜的黄色电波,涂了一半的轮船和扮丑的面具,彼此目送远行的一趟趟列车。
我不知道刷了几次这部剧,但真的很多。第一次尤其记得。
那次是在出差的酒店,刚刚经历了一些不好的事情,巨大的孤独感四面八方铺来。我因为那张剧照点开的,看的过程中多次流眼泪,看完以后嚎啕大哭。
看完以后我写的一句影评是:只有经历过得人才能感受过程中的彷徨和疼痛。没有经历,远没有感同身受。
看很多次,甚至有次专门发朋友圈邀约朋友跟我一起看,看完以后讨论。主要是因为每看一次都太疼了,不尖锐,闷闷的,但是真的是痛。
整体又是交叉叙事的结构,跟现实交汇童年的自己,年轻的母亲又多次出现,真的非常有代入感。一部电影是两小时,一本书是几天,一生是几十年,而爱长过了生命。没有复杂的情节,但就是扣动人心。当然,可能没有类似经历的人又觉得平平无奇。
今天又再看。
成长的代价就是,牵住的手迟早要放开,目送的人终于无法挽留。又想起龙应台的《目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