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名字叫《人生的境界:季羡林谈人生》,是季羡林老先生多以八十岁后写的结集本。它的主题就如书名说的那样,谈人生。
一
这本书多以八十、九十岁后的姿态去写的,谈生、死和人生。细致一点的还有一篇专门谈人生究竟有什么意义——
如果人生真有意义与价值的话,其意义与价值就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
当然少不了九十岁后,面对生与死的感受。虽然已然九十多岁了,但季老仍会因为生病住院感慨还没做好面对死亡的准备。
还有不断强调的座右铭,是出自陶渊明的一首诗“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二
季老的成就很高,百度词条光解释就有几百字。但在这里,我不想展开。因为在他持有的光环影响下,去阅读一位经历过人生巅峰与谷底的过来人,他们喜怒哀乐会和常人一样。
然而再结合他被儿子拉下神坛的书和八卦新闻,更是会瞬间“明星滤镜”碎一地。真真应了那句“我们都一样”。
三
我读这本书是从6月初开始的。躺平沙发时看两篇,饭桌前扫几页,乘坐地铁的时候耐心读几十页。轻松阅读到今天,发现剩下七分一左右。
读的时候姿态要有点清醒,也要有点耐心。因为你会发现老人想说的话有很多,并非说教型,而是谦虚地传达为主,还辅以自己拉自己下“神坛”的自述。
季老写着写着就到了九十多岁,平凡如你我,思维活跃点,不要躺平,还是可以期待一下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