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
张中山:教师做中医还是做西医

张中山:教师做中医还是做西医

作者: 张中山 | 来源:发表于2017-09-19 17:09 被阅读278次
中医之道

医者,师者,这两者都属于良心事业,都需要崇高的职业道德,所以师德、医德向来不被人们所遗忘,于是教师和医生经常也要遭受到口诛笔伐。

经常遭受到非议,说明两点,一是我们做得不够,的确在教师和医生的行当中有害群之马,同时也说明这两个职业很重要,一个是让人有健壮的体魄,一个是让人有健康的灵魂。所以这两个职业谈不上什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但必须要说责任之重大。

这两个职业共同的特点就是救人,都是要度人,度得身体,度得灵魂。

我感觉师者应该如中医,中医最大的特点是温火调理,虽然见效缓慢,但能治得根本。“从善如登,从恶如崩”,说明了德行教育“徐来疾走”的特点。如果不行中医之道,只行西医之术,见效或许很快,但只能是虚伪的教育,在“标”下仍然有“恶本”,也就无从治得根本。

同时中医还有两个理论。一是“未病先防”。教育应该是“未病先防”的,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二是“既病防变”。如果说“未病先防”是“未雨绸缪”,将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甚至达到无问题之念,问题无从滋生,那么“既病防变”则是要求我们处理问题一定要及时,否则由“腠理”至“肌肤”至“肠胃”至“骨髓”,则“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所以要想办真教育就必须行中医之道。

当然,我们不能极端主义,我们不能教条主义,有时先行西医也是必然之道,但必须配以中医长久的治疗。

不管行中医之道还是西医之术,其归结点都是治病救人,切不可“恨鼠焚屋”,为治“痈疽”而索人性命。在医学之中绝无“杀一儆百”“杀鸡骇猴”之说。所以切记,一切教育之手段,都是为了治此人,而非治彼人。

在医学里,有一个词叫“绝症”,意思是说无药可救了,无力回天了。我们顶天用“回天乏术”一词。我们想一想,从古至今,历史上有多少“绝症”到现在已经能够手到擒来,迎刃而解。

“没有不能转变的学生”,不是绝对化,也不是教育的理想状态,而是绝对的真理。我们说学生“不可救药”,只能说我们“良方”太少。华佗有华佗的高超医术,但也有其不能医治的病例。但只能是说是他不能医治,但不能说这个病“无药可救”。所以,面对这些,我们只能拼命提高自己的医术。

以医德统医,以师德从教,便能生出诸多的智慧来,道在则术生。面对“病情”,我们不急不躁,静如止水,沉淀心态,全心体悟,久了,一张张满是附着我们智慧药方也便生成出来。如果我们能够持之以恒,日积月累,我们或许会变成一个高明的医者。

2009年12月29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张中山:教师做中医还是做西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utgs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