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F讲坛是中科院推出的科学文化讲坛。
SELF是Science, Education, Life, Future的缩写,旨在格致论道,探讨科技、教育、生活、未来的发展。
12月23日,讲坛邀请5位科技大咖(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宇宙天体、仿生材料、港珠澳大桥工程设计)和1位粤剧名伶探讨未来生活。
这组合颇有趣味。5位科技,1位艺术。
有了足够先进的科技,以后的世界还需要艺术吗?
我以为:科技能改变未来,但艺术能让我们追忆昨天,尤其是传统艺术。
如今进剧场看粤剧的人是越来越少了。
但90九零后往前的每一位广府人都会哼一句“落花满天闭月光”吧。
这是出自广东人最熟悉的粤剧《帝女花》,由任剑辉和白雪仙主演。
任剑辉和白雪仙有多红?这么说吧,连张国荣,也是疯狂的任白迷。
有一次,张国荣来看粤剧,遇到了白雪仙,兴奋得像个追星小迷弟。
他坐在台下,一双眼忙得不可开交。一时看台上的唱戏,一时看台下的任姐。一幕戏演完了,任白起身步向后台,他还拉着熟人要跟进去后台探班。
香港影视史的时间轴再往前推一点,粤剧界就是半个娱乐圈,粤剧泰斗无一不是红极一时的巨星。
毫不夸张地说,所谓港片风华,其实继承了粤剧浩浩荡荡的戏宝遗产。
我们熟知的武侠片导演吴宇森。在出道不久的1976年,也编剧并导演了粤剧电影《帝女花》。
当年在香港的票房超过300万港币,创下历史。
周星驰就是吸收粤剧宝藏的典型。他继承了早年粤剧的提纲戏,就是吴亦凡挂在嘴边的freestyle(即兴表演)。
1993年的《唐伯虎点秋香》,星爷就大量使用粤剧元素,如数白榄、粤曲小调,施行隔代偷师,将粤剧的谐趣逗乐挖掘出来。里面那首“烧鸡翼我钟意食”,事实上是改编自坊间传唱的粤曲小调《三笑姻缘·虎丘山上逢美》。
不仅广东人看过粤剧,听过粤曲。全国听过粤曲的人会不会有一半呢?我为什么敢这么大胆推测。还是因为周星驰。
电影《功夫》看过吧?该片是对《如来神掌》《七十二家房客》等经典粤剧电影的重构,90%以上的关键音乐取材于传统粤剧粤曲。
轻松、幽默、来自民间的小人物是主角,这是粤剧与我国其他戏剧流派的不同。
而今天的演讲者,广州粤剧院红豆粤剧团的陈振声,也是这样的人。
他是顺德人,是的,就是那个2018年再度蝉联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第1位,诞生了碧桂园、美的,还有李小龙的顺德。经济实力可见一斑。
他们村支书对他有看法。
村支书双手放背后,慢慢走着,睥睨一眼陈振声,说“依我看,你们这一代顺德人中,你最傻”。
因为他学戏。不赚钱,还经常受伤。他是武生。
但他就是热爱。他演讲的题目是“戏,就是活着”。
他的梦想是让每一位第一次到剧场看粤剧的观众都成为以后的观众。
在我身边,粤剧迷是越来越少。但一旦喜欢粤剧,会越爱越深。
艺术能为科技世界提供一种情感上的平衡。乔布斯,他称自己站在科技和人文的十字路口。
苹果手机的成功,说明了艺术是未来世界的必需品。
在人工智能时代,很多人力工作都可能被取代,但艺术的创作是无法被替代的。
相反,科技能帮助艺术家更直接地表达情感和感受。
日本视觉艺术家村上隆认为,科技可以帮助艺术家更直接地表达情感和感受。
56岁的村上隆如今用电脑工作,使用了很多3D建模程序,这些方式让他的艺术表达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未来,科技会改变艺术创作。
2016年,索尼的CSL研究实验室合成了上万张乐谱,用人工智能生成了一首名为《Daddy’s car》(爸爸的车)的歌。
将来,你最喜欢的艺术家有可能是人工智能。
《卧虎藏龙》的音乐创作者谭盾在这些年的音乐演出中,也大胆地在古典音乐中使用了一些新的科技元素。
他认为“所谓的科技美学,实际上是把科技当成一种有生命力、生产力,有精神文化的媒介。”
著名当代画家陈丹青,大家都不陌生。他说过,艺术是没有用的。如果硬要说有什么用的话,那就是它让你活得有意思。
艺术大概和钓鱼、撸猫、养狗一样。
任何个体的人类,哪怕是原始人类也需要某种艺术来表达情感。绘画也罢,舞蹈也好。
未来的世界,不仅需要艺术品,而且需要不断提高艺术的形式来满足生活质量提升的需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