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y Dalio,第一次是从猫老师关于的财富文章里看到这个名字,和巴菲特、查理·芒格一起,略显得陌生的名字。
第二次是张老师的播客,this 金融从业者表达了对 the 对冲基金大佬的崇拜,并良心推荐了《原则》一书。我或许是受到张老师情绪的感染,亦或许是张老师专业人员身份的隐形背书,还有可能是猫老师的“神棍理论”:一本书,当你自己认真读过、实践过之后,再向别人推荐,一般别人都会去读,而不仅仅是mark一下,这是一种‘诚实’的铭印,很神奇。然后给我们举了“甘地劝小孩子不要吃糖”的故事。
总之,我感觉到《原则》在召唤。书到手开始读,每一句都想和作者握手,在不少想法上,真的很像。
比如,面对痛苦和错误,我一直都是直接面对、不断剖析的做法,觉得这些是第一手的资料,可以找出自己的问题、探寻真相,比较少受到情绪影响。然而曾无意识地惹恼过前男友,他认为我在充满戾气地指责他,其实我并没有带什么指责的情绪,只是在做我一贯会在自己身上做的事情罢了,但我还是给他道了歉,并开始在意情感方面的需求(不尊重自己的真相,所有错误的开端),也是从这次以后,每次见他都觉得他对我带着或多或少的怒意
。Ray Dalio 的观点是:“错误是极为美丽的花朵,它蕴藏着一个谜题,解开了就能获得宝石,这颗宝石就是一条原则,避免以后犯同样的错误;全力利用好直面现实的过程;直面真相,特别是自己的错误和弱点;大多数人都不去搜寻自身缺点,就是因为‘自我设障’;实现成功其实就是简单地接受现实、应对现实。”。
也从《原则》学到很多很多。比如,实现梦想的五大步骤:目标清晰;发现问题;精准诊断;设计方案;落实方案。每个步骤要单独操作,绝不相互影响,整个过程可以循环重复。我以前会在设计方案时考虑落实的步骤,结果限制了创造性的解决方案。比如,对不诚实零容忍,人们该学习如何完全诚实,并期待他人对自己坦诚相见,你会逐步参与到理智的、不带感情色彩的讨论当中,这些讨论旨在追求真相,讨论过程中的批评不会被看作是人身攻击,而会被当成探寻问题之源的途径。我有时会对自己不诚实,不尊重自己的真相就是不诚实的表现,要坚定地坚持真相。
这本书我有全英文版、中英对照版和全中文版,需要的话可以留言,免费哦。如果你参加下图中的免费微信课,也可以免费领取中文版,以及另一本很棒的书——《冥想的原理和实践进阶》。
超越冥想,在《冥想的原理和实践进阶》中,作者具体做了介绍。据说这是一种见效非常快的冥想方法,不论信与不信,这种心智训练术都可以起作用,完全可以带着疑惑去练习,和很多宗教不同。我了解得并不多,读完这本书即刻实践一回,确实比练习正念冥想数呼吸的办法更快进入状态。我一直有一个灵性体验,就是额头、比眉心轮偏上的位置,会有旋转的光圈出现,眼睛能感受到光,有时会覆盖眼部,这种光不同与任何外在光源,非常明亮又温和,四白穴的位置充满气,这次很快就出现了。
这本书的作者,也是这次微信课的主讲人。翟禹,一本册子网站创始人,学霸猫老师的好友。练习超越冥想多年,他对冥想的体悟全写在了这本书里。对我挺有帮助,把我还在模模糊糊的概念、还在迷惑的问题,说得清楚明白。
贴其中一章给大家感受一下,全书进入微信课群后免费发放。
冥想和世界观
在写完这本书之后,很多朋友很喜欢,就来问我很多跟冥想相关的问题。这里面的很多问题有关宗教,灵性,世界观和哲学。所以我想用一些篇幅希望能够讲明白冥想和这些的关系,以后我对这些的看法。
很多人把冥想看成修道一样,总觉得自己可以有一个证悟的级别。初级,中级,高级,一级,二级,三级.... 好像自己可以在冥想中一步步走向圣人和道。许多老师或者宗教也是这么教的。但我认为这并不是冥想的本质,冥想只是一个方法,提升人的觉知强了以后,从而使人看到的世界更真实,对因果的联系看得更清晰。
那么大家常说的“证悟”和“道”又是什么呢?
世间的一切都是从我们的觉知繁衍出来的,所以道就是我们的觉知,是人们从混沌而具象,从简单而繁衍的能力。很多人说求道,修道,这是不对的,应该说加强我们的觉知,道本就与我们同在,没有什么好求的。用道去求因果才是一个可以追求的目标。
这个求因果的过程就是“证悟”,冥想提升了自己的觉知之后,就让人发现更多的因果,于是可以帮助人看到更多世间现象的本质。所以我们通常所谓的证悟,反而是现世的实实在在部分。内在的修行(冥想)只是加强了证悟需要的能量(觉知)。这些证悟的点和思路是大家可以互相学习,印证和比较的。其实把证悟就叫做研究学习,会更直白更好理解。
还有人问,在证悟的过程中,有各种科学,哲学,文化,宗教。我们应该去追求或者信哪一个呢?
道可道,非常道。如果有这样一个是可以被说出来的所有人应该追求的“学问”,那它一定不是永恒的道。大部分能大规模传播的学识和学科是具象的,能具象的就一定有场景。万事皆因果,有场景的学问虽然可能对,但一定是某种因带来的果。所以也就不一定对所有因都适用。我们看佛教,道教,儒教,都是起源于哲学,然后衍生出来的繁杂的宗教部分,这些宗教部分都有自己的片面性。繁杂的学问让人们过度沉浸在对片面的因果思考中,反而限制了人的修为。同样的,任何一个学科,任何一个文化也一定有其片面性。
一个得道的人,应该不去执念于某一个学科,宗教,文化带来的局限,应该用自己的觉知,想学啥学啥,想证悟啥就证悟啥。孔子说的 ”从心所欲不逾矩“ 就是这个意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