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假面自白》读后感

《假面自白》读后感

作者: xxm2233 | 来源:发表于2017-05-04 15:27 被阅读0次

   可能阅读的初衷不是很正经,我竟然是在耽美书荒的时候去看的它。一个坚决地斗争着自己倒错性欲的又单纯又“邪恶”的人(三岛由纪夫),不正是“猎奇”的我的又一饕餮盛宴吗?

   《假面自白》是一本带有自我剖析性质的小书,严谨精确地裁剪放大自己的情感,仿佛一个用世俗情感完美武装自己的演员的精彩演出,或是舞台上能乐大师带着假面的艺术抒情。这种抒情反而因为假面而变得真实,有了掩饰和借口,背地里的情感和欲望反而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呈现。

   作者诚然是客观理智、带有非人般的决心的。先天的带有对女性的厌恶、对同性青年完美肉体憧憬的三岛却能控制自己的意识,甚至是自我催眠地爱上一个少女。或许这才是真正的柏拉图式爱情?不包含任何肉感渴望的真正纯粹的爱意,又或许是作者虚构出来的精神寄托,是那种为了与一贯武士道精神相一致,为了驱散腐朽颓废的倒错的欲望的另一种徒劳的尝试?与爱和神灵保持不近不远的关系,在内心深处期待着精致的毒药和奢靡的死亡。其实我很想问:三岛内心这种异化的审美是不是就是传说中的s倾向?全书中不止一次出现的青年美好肉体的毁灭以及最具代表性的塞巴斯蒂安殉道画的寓意,这种似是天生的审美倾向又仿佛可以追溯到作者年幼时来自祖母的贵族熏陶,那种带着落幕时的寂寥和哀伤深深烙印在字里行间,但同时又有一种近似逆反报复的快感。死亡在作者这里是被美化了的终极目的,以一种疯狂的快感在不断憧憬着生之希望的陨落,一种夏花在绚烂之极处凋零的美感。

   有人评价三岛由纪夫时认为他“大节有亏”“有才情有文笔却不一定有正确的价值观”。也许是这样吧。人的一辈子怎么能不沾上天然的生活的影响呢?天生的“与众不同”与家风的严谨造就了他伪装、逃避、叛逆的个性;战争年代的不确定又给这种死亡的憧憬带去无限成长的可能的沃土;堂吉诃德式的英雄观念注定他终生漂泊,带着矛盾存活,也活在殉道者的高尚和沉沦者的滑稽之间。最终他选择忠于武士道,捍卫天皇和传统,率领“盾会”发动政变,剖腹死谏。有人认为是政变无人响应这一闹剧促成了三岛的羞愤而死。也许是这样吧,但我觉得这也许是三岛一生中不断追求的契机,一个他终于能为英雄事业光荣献身的契机。抓住它是他的个人选择,是一次挑战的成功也是走投无路的光荣就义。带着庄严清丽、果敢决绝的神色汇入死亡的洪流,就像他自己希冀的那样,缓缓地消耗掉生命力,随着血液流尽,用那种永恒的痛苦洗净沉渣。

ps:肉体改造后的三岛也许有了男性健硕的肉体美感,但自己原本的样子也很好啊๑乛乛๑

相关文章

  • 《假面自白》读后感

    可能阅读的初衷不是很正经,我竟然是在耽美书荒的时候去看的它。一个坚决地斗争着自己倒错性欲的又单纯又“邪恶”的人(...

  • 无题

    东京人 恶意 假面自白 禁色 断头皇后

  • 《假面自白》

    幼年阿公对“自我”认知的最初建立有三段记忆:一段是5岁时见到掏大粪的年轻人,因“藏青色紧裤腿把他的下半身的轮廓清楚...

  • 上世纪50年代,他是如何出柜?

    《假面自白》写于1949年7月,整整66年前。 三岛由纪夫的这本半自传体小说,“假面自白”了他在肉欲和情欲上的撕裂...

  • 三岛由纪夫《爱的饥渴》:你在爱的嫉妒中成为一头野兽

    在写出《假面自白》并获得了文坛的肯定之后,三岛由纪夫对自己的创作有了更多的自信。如果说自传体小说《假面自白》是三岛...

  • BOOK《假面自白》

    作者:三岛由纪夫 三岛文学在日本古典主义与希腊古典主义的融合中创造了男性美,表现了肉体、刚毅和力量。 《假面自白》...

  • 假面自白———致虚伪

    凌晨3点34分的城市 苍凉又冷清 空旷的房间寂静的可怕 我不敢照镜子 我其实并不怕黑 可能只是怕看到自己太过真实的...

  • 我的假面自白

    日本文学大家三岛由纪夫的《假面自白》笔记里有一段话印象深刻:“虽说是自白,其实我在这篇小说里将‘谎言’放养了。让这...

  • 创作灵感  | 《假面自白》(空)

    写这首歌的时候是高中时期,青春懵懂,思维活跃,刚刚吸收到很多很多所谓的大人世界的“道理”,于是有了这首“颅内风暴”...

  • 《假面的自白》与真实的表演

    《假面的自白》作为三岛由纪夫略带自传性质的私小说,问世于战后混乱时期,面对战后的价值颠倒,传统道德疲软无力的情况,...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假面自白》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uxdt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