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月竹
人道是 “以史为鉴”,可是同样的镜鉴,照出的,却是不一样的形象;今天的我们,走在它的面前,究竟能够看到怎样的自己?
在一次访谈中,一个观众问易中天:“学历史究竟有什么用?”,易中天毫不犹豫地告诉他:“学历史,没用。”自有历史和历史学以来,无数的人问过这样的问题,历史学家自问过,被历史考试折磨得七荤八素的中学生疑问过;也有无数人给出过各式各样的回答,但回答,往往只能引来更多的追问。
易中天在告诉那个观众“学历史没用”之后的数年,却隐居在一个江南小镇,开始写作他的《易中天中华史》 。
——这本身,就很有趣。
远去的事实
《易中天中华史》计划出36卷本,记述中国从女娲造人开始,一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社会、制度、民情等等方面的变革。
如今问世的只有前五本。在我读完第一本《祖先》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不像是一本“正经”的历史书。整本书中,不乏恣肆的调侃和大胆的议论,而鲜有记述。即便是记述,也常常是通过对人物心理与语言的描写,将历史写得像小说一般。他常常将一段时期的中国历史与同时期的世界相对比,甚至会不惜整整一章的篇幅去讲述古巴比伦,仅仅是为了对比一下两国的国王。他一腔热血看历史,历史在他眼中,也饱含着人情味,他在书中很多处都引用了《诗经》中的句子,把阳春白雪生生翻译成了俏皮的山野情歌……
这样的写史风格,本身就开了历史的先河。
他的史书刚一问世,就毫无悬念地,遭到了许多传统老学究的指责,还有网络空间里的板砖漫天横飞,就连我这样一直对易中天教授充满敬佩之情的粉丝也一度对这样的写作方式产生了怀疑。
但是,我又不得不承认在读他的书时,的确比在 《史记》或《资治通鉴》这样的“正经”的史书中学到了更多的东西。随着历史人物在他笔下的复活,历史便如同现实一样亲切了;现实的关切和历史的回响,经常会在彼此的呼应中,引发我更长久的沉思。
或许,我们的先人早已为我们留下了足够的所谓的事实层面的历史,可谓汗牛充栋。在今天,史学家依旧执着于事实真伪方面的考据,早已没有了太大的意义。时过而境迁,期间充斥着复杂的人际关系,不同的利益诉求、政治立场和价值取向,让昨天发生的事都可能在口口相传中而变得面目全非,更何况是千百年前不断改朝换代的历史?如果仅仅执着于“真实”的话,在科学技术还没能发达到让人穿越回到过去之前,拘泥于历史的真伪都是没有答案的。史学界对于“第一历史”的纠结早就应当告一段落,因为基于史书的历史,都只是第二历史。
远去的事实,在历史的现场,究竟是什么样的,已无法彻底还原。今人只能通过他们留下的文字、旧物来印证、推断,推断他们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
虽然本人只是初读,便能够感知到,易中天教授正准备在不同时期典型的历史事实及关键的人物之间建立起跨越3700年文明史的逻辑链;而那些事与人是生动鲜活的;他们留给我们的,是宝贵的思想和文化层面最本质的思考。
在他的笔下,事实虽然远去,却不再僵化;历史纵然过去,也能说话。
我们的位置
易中天在《中华史》的序言里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世界上曾经出现过那么多古老而璀璨的文明,为什么只有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直至今天?在这众多的文明中,我们的文明,处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这便是整部中华史需要探寻的问题,或许,这就是易中天所认为的读历史的价值所在。
我们对于我们五千年的文明,从未缺少过自豪感 ,这样的自豪感增强了我们民族的凝聚力;但是,当这种自豪感走向极端时,连历史的常识我们都不愿意正视了:文明的标志是国家及城市的出现,据此自二里头遗址算起,我们是3700余年的文明史。所以,这样以自我为中心的历史观使我们逐渐丧失了正视历史的意愿与能力。
在世界发展的洪流中,我们的历史只是其中的一个支流,中国的历史,并不是时间的全部。易中天认为,历史发展到今天,世界的舞台应当由这样的三大文明唱主角:西方文明、伊斯兰文明和中华文明。我们不难感受得到,易中天的历史观,不仅具有逻辑理性的风骨和信仰的支撑,而且,具有放眼世界文明的开阔视野。这样来研究民族的文明史,不仅客观公正,而且定位清晰准确。
所以,我推测,这就是易中天在叙述中国历史的同时,还不计成本地用整整一个章节的篇幅去讲述和评论同时期的世界格局的原因。
问世的这前五本书,只讲到春秋战国时期;世界文明对当时中国的影响尚且不大。我估计,等他写到晚清时期内忧外患的时候,这种兼顾世界的历史观便必然会显得尤为重要。中央大国的傲慢与狭隘让大清王朝覆灭,而在开放的今天,虽然我们早已与世界同步,我们完全清楚中国并不是先人们眼中的世界中心。这就很容易理解,凡是我们手中握着的自己写的史书对内宣传天朝强盛璀璨,蛮夷俯首,对外摆出恩威齐天的架势的时候,国家就必然走向衰落和灭亡。不敢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历史,这本身就是缺乏自信的表现;历史,不仅要接受理性的质询,也应当敢于放在世界的背景上来参照,客观地进行自我评判也接受别人的评判。
今天,早已不再是那个闭关锁国的封建社会了,每天都有新的信息和观念从世界的四面八方涌来。今天的我们,自然需要一部全面的历史,既能准确地认识自己,又能放眼世界,至少是超越 “中央大国”自闭自封狭隘思想局限的历史。就像我们今天打开电视,看看新闻里世界都发生了什么一样。我们需要知道,当女娲造人,武王伐纣,周公演礼的时候,世界在干什么,也要知道在世界的舞台上我们究竟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因为我们今后的路,必将与世界携手共进。
无疑,易中天教授的中华史,眼中不仅只有中华民族一棵树,还有“世界民族之林”,这样的眼光和胸襟,正是我们在未来的世界上自信和“自立”的底气和智慧。
理性的探寻
三千七百年时光辗转来到今天,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信息量之大,科技进步之快,综合国力之强,生活水平之高,开放程度之大,这一切,对于我们千年的历史来讲,都是空前的,都是我们的祖先们所难以预料的。
跑得快是好事情,但一门心思向前冲,也容易迷失了方向。我们有必要去回顾一下我们的历史,回顾一下我们走过的路和一路上的命运与选择。因为在几百年后,我们今天也将成为历史。看清先人的选择,便可以看清我们前方的路。我们过去的历史书习惯于告诉了我们曾经发生了什么,但那只是告诉了我们事情的经过,这只是一种告诉;而非是一种理性的探寻。缺少了探寻的过程,历史也就很容易被割裂、被复制、被加工、被断章取义,经过这些步骤,历史就会失去了活性,失去了用以借鉴的价值。易中天写作中华史,便是一个探寻的过程,而我们品读历史,也应当是一个探寻的过程。
翻开我们的历史教材,我们只能搞清楚哪一年发生了什么事,而不知道这些事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为什么这样的事偏偏在这个时候发生而不是早一百年或晚一百年?为什么在这个地域会产生这样的文明而别处则是另一番景象?这样寻根溯源地一路探索到今天,我们才可以弄清楚我们如今所拥有的一切来自何方,将来要去往何处。
在时间长河的一个点和另一个点上,历史总会有一些阴差阳错的相似。历史有时就像一辆车,跑的再远,轮子永远都是那样周而复始地转啊转。因为无论文明的形态如何演变,推动人类社会前行的因子——人性,是几乎不会改变的。人性是渗到骨子里的东西,是它推动着行行色色的人去辛勤劳作,去你争我夺,去血战沙场,甚至去改朝换代;人性的亘古不变造就了人的生生不息,也舒展了绵延不绝的历史长卷。
所以,在我们的身上,映射着先人的影子;在今天的社会中,也保存着昨天的印迹;自然,也暗示着明天的道路。如果说,真的非要从实用的角度追问学历史究竟有什么用的话,也只能用最实用的镜子作比了:历史,其实是一面镜子,它映照的,是人性,是灵魂,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质和行为习惯;这是普通的镜子难以达到的功用。故曰:以史为鉴。
但是,不是每一部史书都可以称为镜子,或者说,可以称为一面清明公正的镜子,《易中天中华史》可以做到这一点 ,因为我感受到了其中逻辑和理性的力量,感受到了,在推理中探寻的快感。
概括起来,除了基于逻辑的理性探寻之外;他的史书还具有世界的视野;传统文化的厚度。这是我初读这五本书初步地总结的《易中天中华史》的三个特点,或者说,三个优点。
纵向的,是3700年文明演进的内在逻辑和规律;横向的,是和世界文明及其样态的比较分析,纵横交汇,构成了文明时空里清晰的坐标。——如同大地上的经纬线一样,你在地上找不到它的痕迹,但是它在你的头脑中让你精准定位,不迷失方向。如果说,经纬线是大地的坐标,那么,这部史书将会给我们提供一个社会领域的坐标——中华文明在世界视域内的坐标。不仅如此,易中天教授,善于从文化深层去挖掘历史现象和人性的根源,让你从本质上认清大地上众生间所发生的一切都是有更深层的缘由的。读历史,让你在庞杂的事件和纷繁的关系中,知因果、明方向、见本质,于作者,难能可贵;于读者,何乐不为?
我凝视着面前这五本书,它们的封面是清一色的黄色。或许,作者的用意在于展示我们绚烂的黄色文明在世界的舞台上所绽放出来的光辉?一如我们的民性,厚重、沉稳、质朴、庄严。敢于用自己的名字去命名一个如此浩大的历史工程,易中天的确有他的过人之处,他的过人之处就在于,他率先看到了时间的脉络和前进的方向,他是一个潮流的顺应者,更是一个学术的引领者。他用他清醒的头脑和满腔的热血,让来自海洋,来自天边,来自世界的声音萦绕耳畔,也让在黄土高原上回荡传唱了几千年的历史之歌响彻世界。
这样看来,历史,若论日常功用,可谓没用;若论民族的未来,可谓灵魂之镜鉴,文明之坐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