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合理的需要都是生命健康成长的要素,尤其是情感上的需要更是如此,因此表达需要也是我们生活中价值感和意义感的重要来源。
我们大多数人在表达需要上似乎是比较欠缺的,无论是表达的频率还是表达方式的合理性,这是因为我们的文化倾向于把个人需要看作是消极的、具有破坏性的。
如果一个人公开表达自己的需要,就很可能被看作是自私的,甚至是不能容忍的,会给表达者带来巨大的压力。
但是,在和亲密的人互动时,表达需要却能够起到相当关键的建设性作用,它让我们更加了解彼此的需要和感受,给我们的相处提供方向,我们于是明白“哦,他现在需要我陪陪他、他需要我能每周做一次甜点……等等”。
这有助于增进双方的感情,避免冲突和争吵,带来良好愉悦的生活体验。
那么怎样的表达才是有建设性的、有利于维护关系的呢?
其一,要避免提出模糊的请求,借助具体的描述来提出请求,
比如:
模糊请求:我希望你能尊重我的个人隐私;
具体请求:我希望你能在进门前,先敲下门。
其二,要提出具体的希望对方做的而不是不希望对方做的,因为否定的表达会让人反感。
比如:
否定的:你以后不要再喝酒了;
希望的:你是否可以告诉我,喝酒可以满足你什么需要?是否还有别的方式可以满足那些需要呢?
其三,注意区分请求和命令:
如果得到“不”的回答,我们开始指责和批评,那这是命令;
如果我们开始了解和重视别人“不”的需要,并理解,这是请求;
如果想利用对方的内疚来达到目的,那这是命令;
另外,如果我们过去常常指责别人,那么我的请求别人也会很容易当成命令,这个时候就需要向对方解释我们其实并没有命令,也想了解对方的需要。
但是这个时候别人适应我们的请求而不是命令也需要时间,因为对方需要时间来忘记因为命令导致的不快。
最后,就算别人没有满足我们的请求,我们也要尊重对方。
提出请求的目的不是为了改变对方,以使他们的行动符合我们的利益,而是为了让我们在考虑双方需要的基础上与人联系,表达需要注重的是表达的这样一个互动过程,为了让我们拥有更好的生活体验,不要执着于请求的结果。
Tips:
任何的社交技能都需要练习才能被熟练掌握和运用,在开始表达需要的前几周甚至前几个月我们可能都会觉得举步维艰,因为过去我们不表达请求或者不合理地表达请求的思想和行为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尝试一分,就会有一分的改观,所以再试试,别放弃!
亲爱的读者,以上思想来自《非暴力沟通》,因为最近我尝试表达需要尝到了一点甜头,所以分享给你,希望你也能践行受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