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行知教育、乡村教育的践行者——杨瑞清

行知教育、乡村教育的践行者——杨瑞清

作者: 耕耘品鉴未来 | 来源:发表于2023-07-14 23:52 被阅读0次

1994年,杨瑞清创建行知基地。在这里,杨瑞清初次尝试利用乡土资源,吸引城市孩子来学习农事。采茶叶、刨花生、喂牲口,夜晚的星空和篝火,吸引了许多城市孩子来体验乡村生活。杨瑞清巧妙地将学农活动归为三类课程,一类是“体验农村生活”,粗茶淡饭,夜半行军,野外生存;一类是“学习农村科技”,让孩子了解种植、养殖、气象等在农村伸手就能摸到的科学技术;一类是“了解农村建设”,组织学生走村串户,了解农民种什么、养什么、如何出去打工。很多城市孩子表示,行知基地的活动对他们触动最大的是走访农民:农民的淳朴和善良、疾苦和希望都使他们感动,让他们思考。此后,杨瑞清又带领学校教师开发了生命安全实训课程、军训课程和奥林匹克课程等,在营地建设、校外活动、劳动实践、生态教育等方面持续发力,引发社会关注。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如今的行知校园还完整保留着村小的面貌,掩映在绿树丛中的现代化教学楼淡雅素净,现代气息与田园风光比邻,书声与鸟鸣相得益彰。300亩校园,3000名师生,曾经落后的村小,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一所集幼儿园、3所小学、一所初中、一个基地于一体的国际化教育集团。

“如果没有行知基地的创立和发展,行知小学极有可能在布局调整中被撤掉,也就不可能得到新的经费投入,获得新生。”杨瑞清坦言,行知基地为行知小学的孩子争取到了现代化、国际化的办学条件。但更大的意义在于,行知基地为乡村孩子的成长打开了一扇窗、一扇门。而随着基地的长足发展,杨瑞清的想法也越来越“高上大”了,他希望能与志同道合者“共办行知教育,共建世界学校,共育地球公民”。

践行立德树人,推动乡村学校育人方式变革

行知小学的标识及校徽是一位校友设计的,他当年因学习成绩不好而自卑,是杨瑞清的鼓励燃起了他的希望之光——“你对色彩与线条那么敏感,一定是个美术人才”。后来,这个“后进生”不仅考上了大学,还走上了艺术设计之路,现在已是副教授。杨瑞清“赏识教育”理念再一次被证实。

几乎每一个行知小学的学生都对杨瑞清心存感激和怀念。1986届毕业生王荫霞“重读四年级”倾注了杨瑞清太多的心血,这位荣获2018“南京好人”“中国好人榜”的优秀校友曾在很多场合表示,是杨瑞清老师在自己心中种下了善良的种子;2001届毕业生张兴海曾写过一篇文章题为《此生无悔入行知》的文章,他在文章中写道:行知学校给予我的是精神的力量、精神的气质;2013届毕业生杨彩艳身患重病绝望之时,是行知小学师生和杨瑞清的关心帮她渡过了难关……因为他们在孩子心中投射了一束光,所以走上社会的行知学生普遍都很阳光善良、热爱生活。

在杨瑞清的眼中,每个学生都是可造之材,每个学生都是一颗星,他们彼此紧密地挨着,谁也不排挤谁,每颗星星都用光和热彰显自己存在的价值。“不能只盯着考试,只看到分数。”在杨瑞清眼里,给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快乐自信、健康成长,才是小学教育发展的硬道理。

多年前,杨瑞清邀请一位农民丁跃生来学校种荷花,如今,丁跃生种出了1000多种荷花,每年有两三百万收入,还成了南京农业大学的兼职教授,是行知小学送给孩子们的另一本活教材。杨瑞清把孩子看到的、学到的归纳为4个字:第一个字是“美”,每年5-11月,万紫千红竞相开放,景色很美;第二个字是“富”,看到种田也能种得那么富有,生活过得那么潇洒,孩子们非常羡慕;第三个字是“高”,高收入是来源于高科技含量;第四个字是“乐”,丁老师总是笑呵呵的,种荷花让他快乐,劳动致富更让他快乐。杨瑞清认为,这四个字有巨大的教育价值,“有人生观、价值观在里面,有理想在里面,有美感在里面”。

杨瑞清的教育理念影响着一届又一届的行知学子,也感染着越来越多的教育同人。

2021年,江苏省教育科学成果奖评选,南京市浦口区行知教育集团的《扎根乡村40年的行知教育实践》获特等奖。此外,作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改革生动的实践总结,杨瑞清撰写的著作《走在行知路上》被列入“中国当代教育家丛书”正式出版。他本人也先后获得全国师德标兵、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当代教育名家等十余种荣誉称号。

从五里小学到行知教育集团,杨瑞清带领师生用40余年走出了一条乡村学校“逆袭”之路。教育部原副部长、全国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王湛对此评价:“行知教育集团这个经验很宝贵,让陶行知教育思想在新时代绽放光彩,推动乡村学校育人方式变革和教育发展。”

步入行知教育集团,迎面便可看见一尊陶行知先生的全身塑像,校园环境清幽,碧水映荷,它们仿佛穿越时空,凝望着杨瑞清41载“行知路”上的欢乐与艰辛、付出与欢乐。

相关文章

  • 还能更精彩——知行合一,无怨无悔的乡村教师

    3月6日,青椒计划开学典礼上,杨瑞清校长精彩分享,38年坚守乡村行知教育。杨校长曾就读于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创办并...

  • 知行合一,做新时代的乡村教师

    教育事业是一种感动,是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杨瑞清校长坚守38年扎根乡村学校,以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作为信仰,以“行...

  • 新时代的村小教师——知行合一

    杨瑞清校长今天为我们分享了《知行合一,做新时代的乡村教师》杨校长让我更加了解了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我最近正在读《...

  • 走在新时代的行知教育

    这个周六,在岱岳教育双周论坛,听前辈杨瑞清校长讲述那些过去的教育往事。没有说教,很有趣。 一 行知学校的创建 当年...

  • 走在行知路上,创造精彩人生

    在2019年青椒计划的开学典礼上,我有幸和青椒们一起,聆听了南京行知教育集团杨瑞清校长的行知教育故事。 整整一个多...

  • 2018-11-05

    读《走在行知路上》有感 《走在行知路上》是乡村教育家杨瑞清先生所著。书中平白的话语,平实的文字,平常的生活,平凡的...

  • 数据驱动下的学校变革

    魏峰 好老师要会创造好故事 走行知路 办真教育 全国师德模范 行知学校校长 杨瑞清 打造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 ...

  • 乡村教育的坚守

    乡村教育的坚守 杨瑞清老师在“知行合一,做新时代的乡村教师”的讲座中,讲述了他在乡村教书和办学的经历。杨老师跟着陶...

  • 以心促教,做新时代人民教师。

    30多年的耕耘,贵在坚持,很感谢杨瑞清校长,用心,真诚的分享给我们行知学校一路发展的经历!也让我们了解到行知教育的...

  • 知行合一,做新时代的乡村教师

    杨瑞清教授38年风雨兼程,一直走在行知路上。是什么让他能够义无反顾地坚守在乡村教育的阵地上?是他对乡村教育...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行知教育、乡村教育的践行者——杨瑞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veb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