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和太太去送一批货,送一些甜品到一个婚礼上。
到的比预定时间早了一些,很快就安排好了。这时候,一个婚庆公司的工作人员走过来,想问我们借一个盘子。
我的第一反应:我不认识你,而且婚礼上人比较多,也比较乱,婚礼结束后我万一找不到了怎么办?我不太想借。
我太太的第一反应:她好像完全没有考虑到这些,她走过去找了一下,就把盘子借了出去。
下午婚礼快结束的时候,我们去收拾器具。然后我想到了那个借出的盘子,就走向那个当时借我们盘子的婚庆公司的工作人员,请他还给我;他当时正在和同事在忙碌,他回了我一句:你去找一下那个司仪吧,盘子在他那里!
我的第一反应:心里挺不开心的。这个盘子是我借给你的,算是我帮了你一个小忙,现在跟你要了,当然是你去拿给我了。你这个态度,我挺不乐意的。开口就说:借的时候是你借的,当然需要你去拿给我。
我太太的第一反应:她走过去看了看司仪的位置,发现在婚礼主台上,过去挺麻烦的。她就很自然地给那个工作人员说:司仪那个地方挺远的,人也很多,我不好意思过去,麻烦了,你去帮我们拿回来吧!
那个婚庆的工作人员听到我太太的话后,笑了笑,走进去把盘子拿给了我们。
回来的路上,我自己在反思自己的第一反应和太太的第一反应,和她沟通了一下,发现自己在某些方面的“心性”差了好多。
“护住自己的东西”,这个是我的是否借出盘子的第一反应的根本原因;而太太对这个事情的第一反应,反应了她的大气,和帮助别人的自然反应,她没有很强的“护住自己的东西”的意识。事实上,你再想一下,即使盘子最后丢了,又能怎么样呢?能帮助别人的时候,尽量克制自己那种“护住自己的东西”的小心思,选择相信别人,这个是我的心性需要修炼的地方。
“帮助了别人,你就有道理了吗",这个是对于怎么拿回盘子的我的第一反应的反思。你只是帮助了一下别人,这个其实只是很小很小的帮助,不要据此就表示你很有道理了,你可以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要求别人需要怎样怎样,看轻你的这个小小的帮助,即使被帮助了的人没有给与你所期望的感激,也不应该有任何心里上的波动,因为那个所谓期望的感激,是你自己的“心”里的东西,不能强求别人。你能做到的,就只有:看轻自己的所谓的帮助,有理也不在要求别人按照你所期望的去做。
某种程度上,就像你养育了你的孩子,你也无权要求她/他按照你的要求去选择他/她的人生,你能负责的只是你的“帮助”,而不是要求她/他怎样怎样。
尽量能帮助别人的时候,去选择帮助,控制自己内心第一反应的那种“小自私”;学会看轻自己对别人的一些帮助,放低自己,不要据此去要求别人,把自己放在较低的位置,从内心的那股气上去做到这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