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家庭的父母都期盼孩子成才,都想把孩子送到好的学校,遇到好的老师,这样孩子就能够顺利的考上大学。考上好的大学,就会有一份好的工作,父母就认为我的孩子成功了。真的是这样吗?我们看看这个例子:《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大家都特别熟悉。孙悟空是最有本领的一个人物,他经历了什么?我们来看看孙悟空的成长历程。
孙悟空的第一个老师叫做菩提祖师,他在灵台三星洞教给孙悟空72般神通变化,一个筋斗云十万八千里,移山填海降妖除魔,学了那么多的神通技能,最后被压在五行山下。孙悟空遇到第二个师傅唐僧,唐三藏没教会孙悟空任何神通法术。却成功度化孙悟空成佛。
为什么会这样?菩提祖师是孙悟空的技能导师,唐三藏是他的心灵导师,心灵导师比技能导师更重要,没有心里的疏导,技能高却变成一种灾难。
看到这里,大家不禁感慨。我们孩子如何教育呢?实际上孙悟空的成长就是我们孩子成长的一面镜子。父母就是孩子的心灵导师,而学校的老师是孩子们的技能导师。可以看到,父母对孩子心灵的陪伴比任何一位老师技能的教育更加重要。父母交给孩子怎样做人?老师教给孩子怎样成才?做人比成才更重要。孩子懂得如何做人之后他自然会成才的,如果他不成人,他能成才吗?
我们再看看唐僧是如何度化孙悟空的?
1、定总目标——去西天取经,修成正果,立地成佛。
2、定小目标——发挥才能,保护唐僧,团队合作。
3、有手段、立规矩——戴紧箍咒,立德行善!
4、搭平台——孙悟空又展示才能的舞台,可以向神仙(平台高端)借力。
5、贴心、关心——给团队每个成员温暖,让每个成员感受师傅的关爱。
唐僧没有高超的武艺,但有很好的平台,心思缜密,坚定取经的信念,温柔体贴的关爱。如果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借鉴唐僧的做法,也许我们的孩子会少走很多弯路。
反照唐僧的做法,给父母提出五条建议:
1、定总目标——做社会有用的人。
2、定小目标——每天做关爱自己,关爱他人的事。
3、立规矩——种信念,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能做?让孩子心里有规则。
4、搭平台——让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只要没有触碰法律和安全,请父母放手,让孩子去做。
5、贴心关爱——孩子需要帮助,必须全力以赴帮助。孩子不需要帮助不要去打扰。
孩子的教育问题是父母一生的事情,父母只有不断的学习成长自己,才能更好的跟随孩子的成长。记得一点想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