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我眼中的人间烟火气,慢工出细活。
和友人一起去一家专吃河鲜的餐厅吃饭。据说是在离住地有四十分钟车程,餐厅在一条不怎么热闹的老街边上。
车就开到了餐厅门口。下了车,我就看见一妇人在用手剥一种类似红薯类的东西,反复洗净,再磨出粉来。我不懂这是什么,友人说这是竹薯,清热的,可以用来煲汤,也可以磨成粉冲开水喝。她这样用手工来磨会特别香,累是累了点。
找了个二楼的房,坐下,冲茶,这里用的是大大的茶壶,高高的圆圆的,容量很大,可以喝好长时间,不用反复加水。
点菜等吃的空闲,我到处转了转。
这里一楼是个大厅,摆满了桌子给客人吃饭,进去里边有厨房有洗手间,边上有个楼梯上去二楼,二楼有四间房,还有个茶水间,外面还有个阳台,边上也有个洗手间,象是个家庭式的结构,装修简朴,却也是亲民的,给人的感觉是家常、本土、安心,不会象有些餐厅装修豪华,热闹喧哗,让人有种吃东西也很急躁的感觉。
我们边喝茶,边聊,聊了好久,都没见上菜,作为这餐厅熟客的朋友说,这里是这样的,你不要催,他们是按一间房一间房来上菜的,上完一桌才一桌。这里的河鲜到了,也是店家的家人自己亲自宰杀的,客人到了才杀以保新鲜。一家人分工好,家中女性成员去洗青菜及上菜什么的,男性成员负责杀鱼和烹制,较年长的坐在收银台看整个餐厅的工作流转。
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等,做好了之后,一样一样菜的上,很快就上满一桌了,然后再做下一桌的菜。这样,客人吃起来,都是新鲜的热汽腾腾的。菜上了之后,我们就开始慢慢吃,很有在家吃饭的随意与轻松,与漫长的等待相比,这个美味真的值了。
在这个分秒必争的年代,有多少人愿意慢下来并且慢慢地做到呢?时间成本很贵,但是质量火候与口感,就更能凸显慢工出细活的值得,这种慢,就不会流失客人,因了这种慢,吃过返寻味,客人留下来,客人再介绍客人,耐心等待,不催促,按步骤来,挑选清洗焖蒸煎煮,慢慢出锅上桌,客人与店家已形成了默契的不动声色的互动。
你慢慢做,我慢慢吃,静静地享用,食材莱品已然成为店家和客人共同奔赴的盛宴。
友人说,如果你说,想提前几天打电话订,店家是不答应的,因为野生河鱼的采捕也是靠天吃饭的,如果那天捉不到也就无法烹制了,做什么菜,只能就地取材。比如这个野菜土名叫腊菜,也就这些日子有得吃,它季节性非常强,过了季只好等明年了。还有芋梗也是,这段时间最嫩味最鲜美,过了这一两个月芋梗就老了,再之后芋叶和芋梗也就萎了,只能吃芋头了。
错过了就要等一年的食材,居然没有替代品,店家也不去想替代品,因为他们就只想保持保留菜品的原味与真味。有执着的店家,竟也有执着的食客。
有的食客等了一年,居然念念不忘,到了季节,也就来吃这道野菜来了。有的带来一家老小,有的三朋四友,团团围坐,菜香萦绕。
慢,能给味蕾的记忆,增加不少的绵长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28035178/ad66b08ef187f304.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