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妈妈,你不要靠想象来判定我的感受

妈妈,你不要靠想象来判定我的感受

作者: 小四月的碎碎念 | 来源:发表于2018-06-27 07:43 被阅读0次

         最近,在社交网站看到一个有趣的帖子—“希望妈妈你不要靠想象来判定我的感受。要是不明白,请你直接来问我。”让我想起之前网上一则网络段子,“早晨送孩子上学,看到一群小学生,有穿长袖的,有穿薄秋裤的,还有穿短袖的。其中有个小姑娘鹤立鸡群。竟然穿的是羽绒服!有个小男生问她为什么,只见她45度仰望天空幽幽地说: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刚读到时,觉得夸张幽默,仔细品味,也是生活中常有的现象。

        不是吗?这可能也是做妈妈的在日常生活中最容易犯的错误之一。比如,吃饭时间,妈妈不问孩子饱不饱,一定要孩子把她认为有营养的饭菜全部吃下去,这样才安心;选兴趣班时,妈妈不问孩子喜欢不喜欢,赶紧报名交费,这样才踏实......诸如此类的情况还有很多,妈妈常常把自己的种种“觉得”强加给孩子,这样会让孩子觉得自己被忽视、不重要和不被尊重,因此亲子之间不可能产生真正的心灵沟通。

        一位教育学家曾说过:“父母教育孩子的最基本的形式就是与孩子谈话。我深信世界上最好的教育,是在和服务谈话中不知不觉地获得。”可见,沟通在家庭教育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最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平等。掌握正确的技巧方法尤为重要,从而使沟通变得轻松而和谐。

    第一,蹲下来,从孩子的角度看世界。

        记得有一次,我带儿子去动物园游玩,原本以为儿子会很兴奋,但是从进门那刻开始,一直要求我抱抱,不抱就撒泼,坐地哭闹,对于这种作天作地的行为,我一般不予理睬,气愤地把儿子从地上拉起来,大声训斥一番之后,蹲下来给儿子穿鞋子。在我“蹲下来”的那一刹那,我惊呆了:他眼前看到的全是大人的屁股和大腿,而不是自己看到的笑脸和可爱的动物。我忽然明白了儿子为什么会不高兴。这一次,我知道了,只有“蹲下来”和孩子一样高,我才能理解孩子的感受,才能真正和孩子去沟通。

        “蹲下来”,不只是生理的高度上尽量与孩子保持相同的高度,更重要的是指在心理上的高度要平等,以平等的态度和眼光把孩子看成一个同样需要尊重的独立的人。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不少父母总喜欢高高在上,认为“我是家长,我说了算,孩子必须听我的”,从而忽视孩子的心理感受,扼杀孩子的话语权,使亲子间的沟通变成了“一言堂”。大声呵斥孩子“过来!”“别摸!”从说话态度来看,父母用居高临下、命令式语调不但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甚至会产生厌恶父母的情绪。因此,在沟通中,父母应该把自己放在和孩子同样的高度上,像对待朋友那样关爱孩子,才有可能让孩子感受到平等,更好地进行沟通和交流,才能真正明白孩子心中所想以及他们行为的真正动机。

    第二,平等协商,让孩子在民主氛围中成长。

         英国教育学家斯宾塞曾经说过:“对孩子要少下命令,命令只有在其他方式不适用或失败时采用。要像一个善良的立法者一样,不会因为去压迫人而高兴,而要因为用不着压迫而高兴。”

        随着孩子的成长,孩子的事情一定要放手让他自己去选择,妈妈不可替孩子包办一切,即使父母有自己的想法,也要通过商量的方式,把自己的意见传达给孩子,让孩子权衡利弊后再作出自己的选择。父母不管要求孩子做什么事情,一定要用商量的口吻,而不要用命令的口吻。比如,在提醒孩子不要看手机时,可以说:“我们现在到点要出发了,不然要赶不上公交车,我们回来再玩吧。”而不是简单粗暴地说:“别玩手机了!”商量的语气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让孩子感觉到自己被别人尊重,有人关心他的感受,进而会对父母产生好感和信任,这对促进亲子沟通非常有效。

    第三,诚心倾听,与孩子交流要少说多听。

        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受到重视,有被尊重的心理需要,讲话的时候也不例外。因此,父母在倾听时要态度认真,不敷衍孩子的问题,不生气,少批评,耐心听孩子把话讲完,不轻易打断孩子说话。与孩子交流问题时看着孩子眼睛,不要一边谈话一边看手机或忙着做其他事情,否则会让孩子觉得你心不在焉,对他的话不感兴趣。诚心聆听孩子说话,这样孩子才能感觉到被尊重,才会感到自己是重要的,才愿意打开心扉与父母交谈。

        让我们学会与孩子平等沟通,翻过亲子沟通的围墙,从现在开始试试这样做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妈妈,你不要靠想象来判定我的感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viv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