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属本人原创,且内容纯属虚构。
本篇为系列小说,与其它的小说无关,若有重复,请勿在意。
人们总以为自己所处的世界是真实,虚拟世界的人们也这样认为,但是在2044年发生的超负荷事件(详见科技世界2)就打破了虚拟世界。
虚拟生命开始介入实体,对现实世界产生的作用力,而在当时,虚拟世界工程的负责人王科浪就提出了一层设想:“我们所处的世界就一定是真实的吗?”
可疑的是,这个说法被当作新闻流入网络后,在当日凌晨后,再无音讯。
而执行了92年的地下地球计划,也漏洞百出,首先就是人类将速度提到光速的40%,根据推算,人类至少也要在3000年时才能将最高速度提到光速的40%,并且能源匮乏时恰好出现了靥球解决能源危机,全球核战争即将爆发时,辐射却突然增强引爆核弹······
这一切,是否有些过于巧合了?
对此怀疑最大的,就是张创空,张创空是与王科浪、张明景与秦风一起创建的讯浪(深圳)有限公司,他也是投资者,还是王科浪在大学期间最好的好友。
原先的Hpeve武器就是他领导研制,同时在虚拟世界计划中也提出了很多关键性的问题,而控原技术研发部的两个部长就是王科浪张创空。
作为虚拟世界计划研制的一员,他不禁对这个世界抱有许多怀疑,他怀疑,为何虚拟世界的人们生存了几百万年都未发现?那我们是否也是这样?
控原技术研制的时候,他也发现不对劲,在有大量原子对撞时,张创空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效应,原子对撞时检测到的能量会比较低,但是在对撞之后 却完全符合之前的预期,他们把这个效应称作延时效应。
但是 这个效应却几乎没有任何科学依据。
“你说能量低会不会是为了防止超负荷?”王科浪问张创空。
“咱们这个世界的最高负荷是多少呢?这可无法计算。”
“谁说的?记得不记得历史上一些奇怪的事件?”
“你的意思是,那些事件就是因为到达临界负荷或者超过负荷导致的。只是没有太严重。可我们又怎么知道当时的负荷量呢?”
“只要知道粒子某一时态的状态,我们就可以知道他所有时候的状态。”
“可这违反了不确定性原理,还有黑洞对我们预言未来能力的丧失。”
“或许这都是欺骗我们相信这个世界的幌子,仅仅从延时效应上就可以看得出这是一个刚起步的虚拟世界,还有,我们在这里讨论这个世界的真实,合格的虚拟世界系统会自动发出警告,外面的人物可以删除我们,删除他人对我的记忆!还有,靥球的工作你没有参与,所以你也不知道不确定性原理的推翻。”
“所以,作为一个刚起步的虚拟世界它们没有能力在模拟复杂的黑洞运动,只在我们探测时有所作为?”
“你也别太当真,这个世界是虚拟世界的概率还是很小的。”
“小吗?”
“得了得了,后天还有一个粒子推异计划,其中会用上我们最尖端的超级计算机云运78,还得进行准备,你就别过度担心了。”
云运78,占地5万平方米,高10米,其一 秒钟运算量相当于500亿人使用笔记本电脑不间断的计算57000年。
为了模拟超新星粒子进而推导出地球受到的辐射强度,进行预报与准备,减少损失,其中有一项工作就是通过一个辐射粒子,想方设法过滤掉黑洞的影响,推导超新星状态。靥球的能量被人类使用了55%,剩余45%被人类发射到了太空,因为反物质已经可以产生更大的能量,靥球被人类使用的55%中,有20%用于科学研究,因为所构成它的原子可以让粒子的速度不受影响,也就是推翻了不确定性原理。
“在此期间,我们会动用世界上最大的望远镜,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能旋转的超大望远镜,运深16,它建在地表,一会儿地下城会向它传输靥原子,同时它会将靥原子发射辐射,它会计算辐射的来源,并且计算辐射粒子的状态,从而进行推导。”
在地下之剑中,王科浪向张创空讲述推倒工作的的原理,而原来巨大的地下建筑,经过网上投票,取名为:剑刃,而地上建筑则取名为:剑柄。
剑刃能源储备处,一根粗大的机械手臂伸到了一个钢铁巨球当中,这个跟铁锯求也从中打开了一道圆形的门,机械手臂深入,随后,靥原子涌入,传输至地上剑柄附近的运深16,运深16也将此发射,整个探测过程大约需要持续30分钟。
靥原子发射,大约直径为0.1μm的一个微型靥球(尽管如此也含有数以万计的原子。)射出,可他散发的光芒却不是平常的淡蓝色,反而刚一射出,便不断的膨大,只有0.0001的时间,它是以光速飞行的,所以他已经飞出了30米,但其体积已经膨胀到了直径5μm,当然,观测人员的反应能力有限无法反应过来,还是计算机系统自动制止了接下的发射,同时,微型靥球的速度也随着体积的扩张而减慢。
发射10秒之后,观测人员才看清了计算机的状况汇报,随后,已经飞行了30多千米,膨胀到半径10mm的微型靥球发射出耀眼的光芒,随后发生爆炸,诡异的是,周围的空气也跟着爆炸,这团爆炸越炸越大,似乎每个空气就是燃料。
“这是怎么回事?”同时计算机系统自动拉响了警报,100多个工作人员赶来。
工作人员的速度飞快大约不到20秒的时间,100多个工作人员就全部赶到时,原来距离发射器运深16,30km的靥球爆炸半径已经达到了十千米,离发射器只剩27千米,同时,临近的地下城也发起了警报。
云运78超级计算机飞快的计算,不到0.1米,就综合了发射的所有状况,推导出了原由,原来提取其能量的机械臂内有1立方毫米的灰尘,虽说灰尘很小,但是发射时的强烈冲击,让没有引力的超微型靥球与灰尘融合,竟产生了比核爆炸更可怕的力量,此时只要碰撞的原子就会引导原子进行爆炸,一传十,十传百,而粒子的速度更快,一传万,万传兆,兆传垓······
这是一个物理学上的新发现,但是却危及着全人类的安危,周围的辐射强度嗯随着爆炸增加的越来越快越来越多。
虽然爆炸范围已经达到了20km,但其实并不算多,核弹的威力比其高多了,但他所产生的反应却是最复杂的,靥球这种奇怪的新型物质,当它们进行一传十,十传百的运动时,它们的电子,质子、中子,甚至构成质子和中子的夸克和胶子,都要在一秒钟内进行1亿多次不同的轨道试验,粒子混合,使轨道试验次数变得更加混乱,著名的三体问题 * 都被数学家证明为无解,但这又是几体问题?其混乱程度不堪想象,被接触的每个原子都彻底破碎,
爆炸过了30秒,混乱程度就已经达到先前虚拟世界超负荷时极限负荷的1/5。
*:三体问题,即三个质量相同成相近的物体在相引力的作用下如何运动的问题,是古典物理学的经典问题,对天体运动研究有重要意义,自十六世纪以来一直受到关注。瑞士学家欧拉、法国数学家拉格朗日,以及近年来一些借助于计算机研究的学者,都找出了三体问题的某些特解。
后来,19世纪法国数学家庞加莱曾证明了三体问题在数学上不可解,并从三体问题出发,在微分方程问题上创造了新的数学方法。
同时,在《三体》书中,三体文明就是因为有3个太阳,才导致了有恒世纪与乱世纪,接收到叶文洁的信号后出发向地球。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体》1注释。
网友评论